搜索

[转帖] 文石登文道

[复制链接]
查看: 13227|回复: 1
发表于 2015-12-23 0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be02737b021a4f3c0833d681d54b1070f99d8846.jpg 90eb62d11870817642d0beaec2f4a20749c34994.jpg    
     凛冽的江风夹着淡淡的咸味呼啸地掠过堤岸边飘荡的渔船,堤坝上支嵌着一座座斑驳的缆桩,似卫士兵般保护着这一段海湾。江岸边,一条条由巨大石板铺就拼接成的道头,承载着百余年风浪的侵蚀,从江水中一直延到伸向岸边,凸凹不平的青石板上模糊的刻字,默默着诉说着当年的繁忙。岸边,一块巨石上,摩崖石刻非常醒目“登文道”。
  狂荡的潮水不停息地冲刷着石板古道。风雨飘零几春秋,往昔人们津津乐道的“梅花出美女,文石好道头”,也已成为了一段隽永的历史。
  长乐潭头这块风水宝地人才辈出,耕读之风兴盛,曾涌现出分儒学大师林慎思、神童进士刘砥、刘砺、永乐状元以铎、铁面侍朗刘沂春、沙堤宋明大三家海滨先生陈烈贡、皆山樵者王恭喜和故元儒士陈亮还有近代的法学大师柯凌汉、潭头才女施松卿等。
  登文道在潭头的文石村。这里是江海交接的关口,是水上进出省会的门户为扼守江海通道咽喉的军事要塞。登文古道,这条古老的渡头之路,几百年来少活走出了多少贤才、名家,延续着文脉潭头的智慧和才学,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文化的光芒。
  幽幽古道顺岸势、沿水边而建仍,见证了当年人文风气也见证了历史厚重和苍桑,留下了几个世纪来长乐学子和商人的足迹。据说原来登文道长约200米,现在退潮时,还可以走出几十米。道头是双条石铺面,每条巨石长约3米,宽半米多,厚近半米。现有条石有的还清晰可辨,如“龙门高家舍道一门”“枫林姜助造”等等,见证当年修造时,社会各方共襄盛举的情况。据《长乐金石志》记载登文道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首倡者募缘筹款,历经四载艰辛,募及乡村上至县城、洋门,下至枫林菊潭、边兰、阜山、二刘、岭南等。此道由花岗石砌础,条石铺面条长十尺,宽—点八尺,厚—点二尺,使双条并列成道。
  按例明清两代自绅衿来往及儒童赶京考由此经过免收过渡费。福清及长学子上省、进京应试都由此登船渡江闽江囗水急浪大,加上江边泥沙淤积,船只无法靠岸,许多学子都要让人涉水背到江中登船。后来,学子们便在天妃庙烧香许愿倘若高中或出仕,必献石铺道,道头取名登文道,表明这是登上文石的道头,也可以寓意登上文官仕途。这就是这条象征成功起点的登文道的来历。
  老道头,可不简单。此前约二百年的1409年,那个道头,可是郑和第三次及以后历次下西洋都在此设祭开洋,扬帆出海的。福州正联手国内7个古港城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单。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现还留存5个相关文化遗产点,长乐登文道就是其中之一。其它的就是闽王祠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怀安窑址、迥龙桥好邢港码头及东岐码头、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
发表于 2016-8-16 14: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来自: 中国台湾
家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