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陈氏祖谱(虞舜堂及图片...共200万字)...........

  [复制链接]
楼主: 天涯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

2.6    琴    江
    航城镇辖村。地处市区西北部,乌龙江、白龙江、马江三江汇合口,原为清三江口旗下水师营驻地营盘里。民国时与城外洋屿村同属一个乡,1982年析出成立琴江满族村。
原营盘里建有道头。轻舟上溯至马尾,抵省城,距入海口仅十五公里。现在有车经西泽路到长乐市区,并直达福州。村域东起马鞍山,西控马江,北带琴川,毗连洋屿、后安,与江右红山、松门互为犄角,成扼守大江之势。江中有浮岛,称大屿、剑屿,有浮石,呼小马、大马。村西鲤山,又称鲤鱼山,亦有大小之分,取鲤跃禹门之义。鲤冈一带,旧称松柏湾,遍植松、柏、榕。时至今日,仍有十多株盘龙巨榕,苍郁挺拔,屹立江滨。其中将军楼前一古榕蔽日遮天,巨干与土墙合为一体,人称\"将军榕\"。村东之岭是鹤岭,亦名云门山。山麓又有后门山和平地突起的堆炮山,寓双龙并气之意。营盘之外三江汇流,港汊萦纡,,良田连片。故前人留下了\"鲤跃气吞三级浪,鹤鸣声闻九重天\"、\"三尺剑挥山势外,一张琴弄水声中\"等等联句和咏和诗篇。
    洋屿和琴江早筑有简易城防。清初筑沿江一面城墙。康熙中\"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原属关外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的老四旗兵,留驻福州旗讯口。雍正六年(1728),清廷在三江口设水师旗营。七年置衙署,建兵房,增筑城墙,挑选五百一十三名行营旗兵携眷守营。营盘里方圆一公里,东西南北分设四道门,围城内布十二条街道、直巷四条,还配阴沟阳沟各六条。营房五百座一千三百二十一间。整个营盘布局严谨,建制划一,相互间又交相迂回呼应,极似一架太极八卦图,故营盘里又称旗人八封城。
    三江口旗下水师营是清政府最早设立的四支水师之一,是福建最早的八旗水师。它的建立比马尾福建水师早一百五十一年。这支水师是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的亲历者和历史见证者。当年7月15日(农历甲申年七月初三)这一天,水师官兵们用简陋的武器与入侵者激战,将士战死七八十人,血染马江,停尸琴江道头,后分葬沿江马限和江畔鲤鱼山。
    琴江百姓聚簇。据传多时竟达一百多姓,多数源自辽东和长白山一带。以后有些姓逐渐失嗣。据《琴江志》载,二十年代时已失嗣的姓有九十种,存留的还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姓计有男女老少近三千人口。其中陈姓排第十位。
    先统一了北方的满族,南下带来了满族的文化和习俗,同时又接纳了汉族的文化。琴江旗人尊崇文化,特别好学,早有鲤冈书院,道光间设官学。同治间设有\"榕树楼\"文书处。建水师营后将军衙门两厢初设清文书院,后改为官学堂,聘满汉文教席。民国间办有琴江小学。道光,咸丰以降,科名甚盛,尤其突出的是出了一大批\"翻译举人\"。陈姓人才,有名可证的,有协领陈朝澜、骁骑陈世宣、陈锡勇、陈文瑶、陈文春、陈懋官。光绪间有武咮陈寿斌、文咮陈捷、陈瑞祺等。科举废新学兴后,上大学的多,留洋求学的多,海军学校毕业的多,许多人供职海军,或水手,或大副,或舰长,成绩卓著。
    经历了二百多年风雨沧桑的琴江满族村1999年被评为福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座中国南方罕有的北方方言岛,独特的少数民族村,今日满族旗人后裔有一百五十户近四百人,人人都会说满、汉两种语言,满族的不少习俗仍还流传着。旗营、旗人街基本保存着原貌,其中包括状似故宫西太后戏台、布局精巧、制作精良的毓麟宫。旧城门、残垣断墙、水师码头、将军行台、较场、阅兵台、中法海战死难将士陈尸处等遗址遗迹皆保留着。除外,村中还留有天后庙、观音殿、五圣庙、三宫殿、玄天上帝庙、五显庙、西岳庙等古迹。鲤鱼山上建有抗法烈士陵园。每年农历七月初三日,琴江、洋屿等乡村民众自发到江边供奉时鲜瓜果,放水莲灯、河灯以祭奠英灵。
    琴江陈姓村民,先祖入居旗盘里,源脉来自辽东,我们称之为辽东陈。后裔陈性雄,为福州市委副秘书长。
    琴江村传有民国十一年刊的《琴扛志》。现有由海峡俩岸同胞联办的村刊《琴江》。
    2.7    后    安
    航城镇辖村。座落于闽江下游南岸边,东邻外岭头、芹山村,西逼临闽江,南毗琴江村,北抵麻竹坑,西泽路贯村而过。
    辖有后安、麻竹坑、高安等自然村。村民有施、周、陈诸姓聚居。陈姓系从象屿迁来。
    群众生活主要靠捕鱼、打石、侨汇收入。有民谚曰:  \"洋屿后安皋,吃完再去掏\"以前江皋里盛产闽江流鳗、鳗苗种、风尾鱼、流蜞等江珍特产。
     2.8    五  竹  芹  山
    航城镇辖村。旧称五竹铺,属善政乡西隅宾贤里四图。东邻石燕,西接洋屿、琴江,北界石龙岭头,南毗里仁。由五竹、芹山、宫客、蟛蜞洋等自然村组成。陈姓支出岭头、芹山、里仁、营前等近邻村。
    五竹铺古代是长乐县和闽县交界处。民国二十三年,福建省民政厅勘定长乐县闽侯县界后,原闽县江左里沿江一线数十个乡村划属长乐县,包括岭头(即外岭头)、岭里(即内岭头)、西庵、燕里(又作院里)、闽县(又作湾里)、五竹、芹山等。由五竹铺上行数里即是芹山,俗称蟛蜞洋山。北至浮岐岭五十里,有长闽分界碑,与高详里黄石太岁坑分界碑互应。
    芹山以山称,其高海拔五百九十九米。上有天池、天台等峰。天池峰有金狮岩,里人陈震在此勒\"金狮岩\"三字。天台山下有天池溪即芹山溪,筑有长二里的芹山坝,上接芦晾潭水,入五竹洋。天池溪芦(草头+际)潭瀑布是长乐名瀑之一,巉岩削壁,水深莫测,传有龙潜蛰潭溪,故又称龙潭。前人曾在此祈雨,潭壁镌有\"芦晾潭\"、\"停云\"、\"霖雨苍生\"等刻石。日寇沦长时,扎重兵于此。芹山以村称,四邻东高浮潭,西云山,南燕洋,北螃蜞洋。村民属姓陈、徐、邹等。陈姓属古灵支系,自岱阳迁邑西,再迁芹山。
    真潮  尝栖居蟛蜞洋山,重修沙京龙泉寺的著名法师。十五娶妇,十六入蜀寻父不遇。因遍迹于楚、越,往回齐、鲁、卫间。十九礼观音大士于南海。尝入五台、太华、鸡足、瓦雾、峨嵋、衡山、黄梅、青原、黄檗、东林、百丈。又之吴,栖于孝丰,募于全建白云寺。诣南海,遂游闽,明万历间先栖连江普照庵,后禅居金狮岩斋堂。万山之中,豺虎纵横,日惟饮水一盂。居数月,司马陈省使人馈以粱粝,始得粒食。住六年,龙泉寺颓圯,重新缮治,已而又弃去,游方广岩,始定居。真潮少尝立禅,自入台,但趺坐念佛,未尝就寝。持律谨严,履穿衲破,执作勤苦,累化千金,不以锱铢自奉。
     2.9    石  门  裡
    石燕村辖自然村。旧属善政乡,元为西隅宾贤里四图。群山环抱,今有公路通往市区。
    居民以池姓为多,陈姓是从岭南迁高浮潭,后又迁石门里。本村耕地少,多数人经商,其中以贩卖耕牛为生者居多。
    村里萨镇冰避暑山庄尚存。
    2.10    石    龙
    航城镇辖村。旧为合浦南里,龙峰境。辖有石龙、下洲山、坑口、后洋、后山、里岭头,外岭头等自然村。
    石龙多山,村落山里。群峰簇拥,如龙腾。东隔螃蜞山、螃蜞洋以邻石屏、高浮潭,西连坑口、麻竹坑而临闽江,南领龙皇山、茶山下与岭头村接界,北依寨下山毗象屿村。
    螃蜞山即芹山。龙皇山因龙脚石而驰名。龙脚石长二十多米,形迹逼肖。前人留有\"香开岩桂露凄清,翠锁晴岚泼眼明。风度南枝鸟鹊啭,月斜西坞玉蝉横\"诗句。村西临江,层岩森立,怪石嶙峋,有鸡角岩、田螺岩、龟石、仙姑洞等景观。顺坡落山悬流泻瀑,直落千尺,经坑口注入闽江。
    寨下山回峰叠嶂,势扼大江,明、清、民国曾设烟寨。今存抗清、抗法、抗日寨垣和烽火台遗迹。属山金牛山、盐坂山等遍山花岗岩石,前人留下许多打石窟。为保护风景名胜,现已封山禁采石料。
    石龙坑口山白门寺红门联,古屯兵的长福寨,龙峰胜境造型古朴的石龙古桥等,是可开发的景观。最著名的自然胜景是金刚腿。金刚腿是天然花岗岩条石,横空高悬于石龙山峭壁之下,从山麓直插闽江江面,形如金刚巨腿,长二十六米,宽四米,纹理形如甲纹,似脚穿巨靴,脚尖翘起,形态惟妙惟肖。岩壁留有海军宿将萨镇冰题\"金刚濯足\"等刻字。金刚腿正处于江水和海水分界区,其上游为闽江淡水区,下游是咸淡水混合区。金刚腿又是人们心目中洪水高水位的标记,洪潮一般淹不没金刚腿的脚底。现为县级保护文物。
    石龙群山相拥,村人垦山辟坡,缔造了垅园梯田,昔接芦(草头+际)潭水引以灌溉。五六十年代新筑湖坪、大溪上、大溪下、老虎坑、排石后、莹雾等小水库。云蒸岚横,水清如镜,绿绕垅园,与山下田洋村庄别具—般风光景色。
    村民以张、李两姓居多。陈姓是从鹤上玉溪陈迁来。侨汇收入是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之一。
    村办有内外乡亲捐资助建的石龙小学。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5-6-17 23:52:01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

2.11    岭    头
    石龙村辖自然村。由里外岭头两个小自然村组成。旧属合浦南里。北石龙村,南芹山村,西高安村,东螃蜞洋。各村之间公路相通。
    本村山高林密多雾岚,利于种植茶叶、药材、花卉。滔滔闽江从村下拍岩而过,境内留有古烟火台、白门庙、登云寺、圆觉寺等古迹。
    里外岭头陈姓祖源皆脉系玉溪,嘉庆间利涣自鹤上石埕房迁来。已历十世。由于本村可耕地少,历来外出务工经商者居多。
    雄    原漳平市委书记,现为龙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12    高  浮  潭
    石屏村辖自然村,又名乾湖潭。旧属岭前雁塔境。位于长乐西北部,重阳山南麓,莲花山下,东邻闽县村、过岭村,西毗燕洋村、芹山村,南接龟宿张朱,北连蟛蜞洋。周围青山环拱,绿水绕腰。
    陈姓始祖源自岭南。第三十二世永同后裔,永同妻高氏携长子龙芳、次子富芳、三子禄芳,荷锄开荒,筑巢高浮潭,四子享芳仍居岭南。迁高浮潭的已衍传九世。民国间陈姓后裔有一支重返岭南村寻宗认祖安家落户。国家改革开放后,宗亲纷纷走出山村,谋寻新的生活环境。许多人下山迁居吴航市区。
    1997年村集资三十多万元,新建礼堂一座。
    依青  女。石屏大队妇女主任,1963年福建省先进生产者。
    贞顺  长乐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先后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福州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2.13    贵    山
    下朱村辖自然村。又称龟山,旧属光俗里。村落北靠太平港,东接西关村,西邻霞洲村,南对五里洋。良田栽种蔬菜供应市区。地势平坦,航筹公路由村前经过,华能福州火电厂近在咫尺。
    始迁祖属玉溪陈,由鹤上新厝迁来。
    村办小学一所。
    2.14    利    洋
    联村村辖自然村。旧属善政乡,元为东隅宾贤里一图。背负三台案,面对市标,南与上湖村相连,东北与城区毗连。村内原建有南涧寺。利洋陈氏系双江江山房,从阳夏(首占洋尾下)迁来。
    德健  福建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原赤屿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2.15    上    湖
    联村村辖自然村。旧属善政乡,元为东隅宾贤里一图。位于市区通往南北乡公路要道口,北连联村,南毗龙津,西接龙门,东临江朱、莲柄港。占地四十五亩的航城建材市场座落在南进城路上湖路段。
    陈氏始祖由鹤上巷口迁来。
     2.16    后    山
    龙津村辖自然村。又称阜山,旧属安时乡,宋祥符初改为二难乡,乾隆初改为崇圣里,二都三图。地处县南,元为崇邱里,西、南与首占镇岱边村接壤,东南负东阳山、岱峰山,北联龙津、塘池。
    后山曾聚居数十姓,陈居其一。始祖,一由江田南阳迁入。一由青桥迁入。一由古灵陈湖阳湾里迁入。
    2.17    霞    洲
    航城镇辖村。又称下洲。位临太平港,北毗祥洲,南接龟山、五里洋、下朱,东靠里仁,西近马宅顶、筹岐。村民多属邹姓,陈氏自西门里双江义房迁来。
清凉寺,始建于唐咸通五年,重修于明、清,八十年代又重修。建于民国八年的霞洲塔头道翼然亭,有亭联语云:\"过客莫匆忙待呼济渡,江船方震荡暂住斯亭\"。\"虽非是冷泉喜雨,亦可以驻足息肩\"。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5-6-18 0:16:19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2: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

第三辑 营前篇
3.1    营  前  镇
    长乐市辖镇。古为瀛洲,含瀛里、瀛江、下津洋、伯牙潭等区域,属瀛前境和东井境。明代属闽县光俗里。名将戚继光曾于此设营抗倭。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闽县县丞移驻营前,为闽县分县。雍正十三年(1735)以光俗、至德、江左三里隶属之,嗣又并入高详、钦仁、绍惠三里。民国元年(1911),县丞改县佐。是时,包括营前在内的光俗等六里均属闽侯县营前区。1928年3月成立营前模范村。1933年3月,改模范村为闽侯第十一区,就地置区公所。1934年9月,上述六里划属长乐辖,成为长乐县第七区。当时省政府派委员陈煌琳实地勘界,立界碑黄石太岁坑。1935年改第七区为第四区,区署仍置营前。不久改设营前镇。1949年9月营前属长乐县第四区。1955年8月区冠以驻地地名,为营前区。1958年6月撤区改镇,9月成立营前人民公社,至1984年撤社恢复营前镇,驻地仍设营前村。现辖十二个村,人口一万一千户,三万五千多人,其中聚住陈姓的有营前、洞头、岐头、东屿等村一千三百三十四户六千一百二十一人。
    营前镇负山临水,与马尾罗星塔隔闽江对峙,西界闽侯枕峰,南毗首占镇,东邻航城镇。地域面积四十八点二平方公里。
    福建省第一大河闽江流经营前段即为营前江。营前港,俗又称上港,上洞江,昔舟渡候潮,人货咸集。潮航内通龙门、首占、坑田、琅尾、玉田等乡村。出营前港称横江。横江风涛壮丽,江面锚场广阔,帆樯林立,上航西通福州以至永泰、闽清等地,顺流经马尾、连江出五虎门,使营前港成为福州的重要港口之一。白天横江风帆往来,一派繁忙景象。入夜水坞灯火熠熠,灿若满天星汉,恰与北岸马尾港、南岸筹东港、洋屿港帆影灯光相辉映。
    镇所在地营前村境内之山,曰玉壶山,曰葫芦山。玉壶山上有三台石,相传石自武夷飞来。石下有八仙潭,形迹酷肖八仙。有峰曰文笔,大江绕其下,地属状元境。江墘铺有四扇三宅第,为明状元陈谨读书处。分县衙门后有状元帽石,临街又有状元井。
    横江渡津口有白岩潭,一泓碧水拍击一爿白岩,言传高山流水之韵,故以伯牙潭雅称之。这里有龙窟、观音岩、鲤鱼石、木鱼潭、蝙蝠洞、登瀛桥、白马王庙等景观。
    状元陈谨题瀛洲八景:青洲塔影、白马钟声、虎丘夜月、龙窟秋涛、五峰耸翠、三石垂青、四山樵唱、环浦渔歌。北宋嘉佑间名儒陈烈有\"绿绕瀛洲碧似苔\"的赞美诗句。后\"瀛洲环碧\"便与乌龙江的\"峡北观澜\"、玉田的\"双奶浮青\"、猴屿的\"洞天听水\"并列为六里四景。每年二月二营前家家摆春酒,端阳节村村赛龙舟,成为远近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
    界里营前是沿江平原区,属上长乐。营前马头濒大江,连马尾,近省城,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不仅发展经济地缘环境优越,而且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营前一直保留着典型的自然经济形态。先祖以\"营田侍郎\"为荣德。耕、读、渔、樵涵括了乡民们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伯牙潭畔内河小港里停泊着几叶扁舟,文笔峰麓层列着数排农榭茅舍,山栽桃、李、龙眼、橄榄,花开花落,田园绿绕,稻菽瓜蔬,四季轮回。乡民过着清苦而恬静的生活。
    但是,田园如歌,并非世外桃源。天灾人祸,在这里也时有发生。
    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福建沿海。二十九年(1550),入营前。三十六年至三十九年四次围攻福州,\"乡村百里间白骨如山,庐舍一空\"。其中三十六年三月犯江左,八月扰马江,舣舟营前,劫夺至德、光俗各墩。三十七年四月,焚劫至营前、塘屿、玉田各处。三十八年,又犯。三十九年三月,再犯。四十一年四月,倭由营前进扰福清。总兵戚继光率部追踪,是年尝屯兵营前。清顺治十三年(1656)九月,郑成功抗清由闽安镇至营前、马尾攻福州,三战三捷。翌年七月,仍兵守闽安镇、罗星塔、营前,至十月战败后退守琅岐。连年战事,虽给营前人民造成巨大损害,但这一切亦并未逆转封建社会大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问鼎中国,同时还通过文化教育宗教渠道进行渗透。福州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坚船利炮、商品商人与传教士纷至沓来。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营前设立福州海关。二十五年基督教美国公理会派遣神职人员到伯牙潭设布道所。光绪十年(1884),马江之战法军不仅重挫马尾水师,并且大肆攻村寨,轰炮台,令\"天地惨淡、江水横飞\",近在咫尺的营前亦受深刻的影响。十六年,美教会在伯牙潭办圣经班、识字班,向公众传输西方文化。二十三年福州十邑最早的邮电支局在伯牙潭开设。二十八年英国在营前港口大坞圈地二十余亩,辟建亚细亚煤油公司福州囤油库。光绪三十三年,美国美孚煤油公司占地四十多亩的美孚油库亦相继建成。洋人相中了风景优美的伯牙潭,不仅在此及其附近沿江抢摊占坞,建码头泊口,置油轮、驳船,自由行驶于横江港道,而且还占地筑洋楼,建陵园。
    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刺激,这一时期营前地区成为界里商业发展中心。同时也带来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勾结,鸦片毒品和洋货等走私水货多从此口岸转运各地。田园风光不再,农村两极分化加剧,弃农经商和从事手工业者渐多。一方面是地区性商业的虚假繁荣景象,一方面是劳动民众境况江河日下。茶馆、酒馆、妓馆、烟馆、赌馆云云林林,钱庄、典铺、花会等风靡一时。少数巨商大贾除存放款收获高利,甚至勾结官府,滥发纸币,垄断流通,把持朝市。瀛州伯牙潭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缩影。
    日本侵华战争,给营前造成巨大损失。战前,日机便多次轰炸闽江两岸中方炮台防线,炸毁亚细亚洋行和美孚洋行,弹火殃及无数民众。长乐沦陷时,营前港日舰扬威耀武,横江津口日军设卡飞扬跋扈。伯牙潭被挖战壕,筑工事。各村民众被迫充当民夫,许多民房被毁,庙宇被占。战争使里井萧然,室家零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营前是工作基础较好的农村集镇之一。1950年秋被选为土地改革实验乡。土改后从互助组、合作社到高级社,农村生产力逐步提高。五十年代营前平原的水稻创造了高产纪录。七十年代后,昔日模范村的街道,历经数次整修、拓宽。营前港水闸公路桥通车,使本港与省会福州陆路交通更加便捷。农村体制改革后,农工商齐发展,向外拓伸。本区和全县生产的瓜、果、蔬、禽、蛋和砖、砂、石等大量商品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陆路和船闸水路输供给城市。九十年代建成的峡漳公路营前段贯穿营前全境,跨江营前大桥是全市最长的四车道公路大桥。福泉高速公路和罗长高速公路都在营前境内交汇,全省最大的高速公路立交桥将在这里建成。雄伟的高架桥和穿山公路隧道,不仅使营前以及全市的路况彻底改观,而且使本区面貌更加壮丽。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5-6-18 0:17:04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

营前陈是长乐陈氏重要一族。
    辰孺  为石门营田陈始祖陈图十一世裔孙,西迁光俗里瀛前(即今营前村)的始迁祖,后称瀛前房。初期在江墘铺聚居,后逐渐藩衍至横直铺、垱陈铺。分福、寿两房。后福房应翰、应冕兄弟迁岐头村花门楼,为岐头村陈氏始祖。后世发祥到洞头村。寿房必夜迁
垱陈铺。
    (上巩下言) 下洋人。唐季举诸科,官县令。
    弦    字元甫,光俗里人。元至正中居方山,以学行荐补勉斋书院山长,改浔溪场司丞,辟行中书省职官椽。历广东盐课提举,兼参潮、惠、循、梅诸州军事。既而归田,道泉州,父老固挽之,遂家焉。著有《方山堂诗文稿》。卒年七十。
    伯亮  生平不食言。家积粟,有(上人下米)者误遗金而去,伯亮急迫之还。嘉靖间,倭掠郊野,伯亮自乡移入城,市屋者多售数百金,其故屋主讼之,巡抚欲罪其人,而令减值以归中允。伯亮敕谨曰:\"汝慎无为此。向者,吾避寇急于问舍,既成价矣,虽多得吾金,不悔也。\"中允乃辞。后以子贵封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右中允。
    谨    字德言,号环江,伯亮子。居瀛洲。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授修撰。饱读诗书,为文温润醇雅。指言时事,不激不阿。徐阶为考官,深器之。察其所为,自朝谒外,闭户读书,不轻交接,妄取与,益重之。被命册封藩府,以拜命后期,出为惠州推官,改南京太仆丞,寻改尚宝丞,转南京国子司业,迁中允。丁父艰归,家人与营卒相殴,出解之,衰绖在身,无威仪,为乱梃所伤,卧病月余卒。仅享四余旬。谨由于厌恶严嵩擅权,不尚奔走权门,被殴致死,亦未作深究。虽官止于中允,但其道德文章,气节操守,为士林咏诵:\"一代文魁终抱恨,长才未竟惜斯人\"。\"不磨气节光青史,无定官阶泛绿苹\"。著有《内制集》、《国子讲章》、《陈中允诗文集》及《环江遗稿》。大学士徐阶为撰墓志铭,门人河南道监察御史陈联芳为墓表书丹。福州洗马桥原有陈谨别业。《福建名胜志》载:\"南园在洗马桥东。状元陈谨别业。园逶迤里许,户外有冈阜,三石森立如笋\"。子一愚,字守明,应万历三十一年贡,廷试中式,授漳州府学训导。
    尧云  字祝三,道光二十年举人。连城教谕。
    秉贤  营前人,役于海军,著有《信号须知》一卷、《主号释义》一卷、《新增号令稿本》一册。
    麻肚  营前人。曾啸聚大象山脉。日军败退时,与敌战于湖里岭金鸡山,奋不顾身,合力手刃敌兵数十猛,以援绝力竭而为寇害。
    近代由于陈氏族裔弃农经商者日众,许多人先后举家外迁,定居异地。至二十世纪末期,移居地有:浙江凤尾,福州林浦、下洲、南公园状元境,马尾,闽侯下洲、侯官、上溪、南屿,长乐城关、金峰、石壁、三溪、昆石,连江镇海、筱埕、下田、江南桥,永泰城关,福清城关、大厝、新桥、后厝,平潭土地庙,以及晋江等地数十个乡村,少则发展到几十户,多则达到数百户,多数建有宗祠或支祠。
    抗日战争胜利后,营前族裔有一批旅居港台。远涉国外有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新加坡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民国初期,陈氏族裔痛感国家积弱列强侵凌,纷纷投身于海军,其中有枪炮教官陈穆经,鱼雷教官陈行潮,信号教官陈秉贤,被誉为\"海军陈氏三杰\"。尤以穆经深受海军部长陈绍宽器重。芦沟桥战争爆发后,营前陈氏有不少青年学子相率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嗣后又有一批投身解放战争。
    秋妹  海星渔业社二部,1957年福建省劳动模范
    效中  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研究员。
    孝耀  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金春  福建省光学研究所情报室主任,长期从事固体激光器开发研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住住  闽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陈丽卿,唱青衣。
    三三  住住弟,闽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陈风如,扮小生。
    表贵  国家二级编剧,作品有《林则徐充军》等。
    忠杰  福建长城汽车工程安装公司高级工程师。
    忠辉  曾任长乐华侨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淑玉  女。华南农业大学牧医系教授。
    朝柱  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毓仙  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德旺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慰慈  长乐第六中学高级教师。
    向荣  福州市模具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
    孝栋  上海市格致中学高级教师。
    忠琴  女。莆田地区师范学校毕业,1985年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长乐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大成  唐山铁道学院毕业。成都外贸亚中制药厂高级工程
    晓农  硕士,就职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
    剑峰  厦大财经系毕业,福州市财政局局长。
    孝强  解放军第四炮兵学院毕业,旅顺某海军团长。
    孝强  福州大学毕业,福州电视学校教授。
    营前水闸
    位于营前村,连着营前港南岸岐头山。是莲柄港灌区水系综合性水利设施。由排港闸、船闸和公路桥组成,具有引水、供水、灌溉、排洪、防洪和水陆运输等综合效益。昔日长乐至福州,陆路车需在此靠等轮渡。1973年桥闸建成,福州至长乐以及经长乐至福清等地的车辆即可一路直达了。
    营前模范村
    村址设在瀛洲寺。村位置北沿闽江,西起自峡兜,东至浮岐,西南通福清,东南与长乐县为界,中通上下洞江,范围包括闽侯县辖属之第十三区(向称营前区)的光俗、江左、高详、至德、钦仁、绍惠六里,大小七十七个村庄,九千四百五十户三万八千四百二十五人。拥有耕地四万余亩。至1934年闽侯六里包括营前模范村一并划隶长乐县管辖,使长乐县增设了第七区。翌年设区署,改为第四区。这一年全县四万九千五百六十八户二十二万七千五百二十五人,这一区占一万零六百一十四户四万六干三百八十二人,每方公里熟地人口一千九百零二点六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营前模范村注重于乡村建设的变革实践。在1928年到1933年试办期内,探索者们为营前民众办了不少好事。如清丈土地,整顿田赋;鼎革粮胥制度,实行合理负担;设立银行,发放农贷,限制钱庄票号高利贷活动,扶持农民发展生产;重视乡村教育,改造私塾,兴办学校,设立成人班、妇女班、夜校扫盲班;厉行禁烟禁赌;实行清葬,清理村野停枢;提倡卫生防疫,推广接种牛痘,保护儿童。一系列具有民主性、进步性革新措施的实施,使模范村面貌一新。但是,由于这场改革尝试仅仅囿于局部范围,没有广泛发动和依靠最大多数的民众,没有触及根本制度的改革,又不容于当局顽固派和地方土劣,所以其最终的失败是难免的。到民国二十二年三月,模范村终于被明令撤销。尽管这样,这场改革实践,改革成果以及改革发起者和参与者以改革求变求新的精神,却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3,2    洞    头
    营前镇辖村。位于上洞江头,又称洞江村。村后有洞山,山多洞。称灵洞山。双狮峰负背,上洞江由村东绕过。北界岐头村,东濒三汊港,东南马头村,西后岐村,西南东屿村。后岐是辖境内的自然村。
    洞头有游、陈等姓。陈姓始祖系双江陈权,忠肃裔,从化迁壶井瀛海崎兜街,后由五世孙天禄,于明嘉靖二十九年迁来;又有十六世孙允祥、允存、允祟、允学于清康熙十三年迁来。属于洞头支系的还有后岐村和黄石村。后岐村系文存于清康熙年间迁出。黄石村系允有裔迁出。
    洞头村水田种水稻,山地遍植龙眼、枇杷、橄榄等果树。
    本村经济除农业外,部份村民外出经商办企业,从事机砖、建筑、宾馆业等。旅居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百余人,著名侨胞陈清泉,现任美国福州总商会主席、美孚国际集团总裁、美国福建同乡会常务副主席。
    洞头村办学,古有灵洞精舍,民国十五年创立三峰保第二国民学校,原名洞岐小学。现建有小学一所。
    九松岭  又名状元岭,九松古迹。石板大道,原系客商往来福州闽侯、福清等地的必经之路。今有高速公路穿越营前港。
    灵洞寺  始建于唐咸通四年。原寺精巧玲珑,寺前有千年荔枝树二株(现留活一株),有石槽二口,以及莲花石座、圆石、石柱物。1998年乡人集资重建。
    陈谨墓  在洞头岭。1990年营前、岐头、洞头陈姓宗亲根据\"整旧为旧\"的原则修复。已列为市级保护文物。葫芦山陈谨之父明太史陈伯亮墓道同时也进行了整修。
    慈寺  由郡马陈玉铭创建。山顶有双狮戏球,寺前有千年古树,寺后有宋儒陈宋霖墓。村境内原还建有武圣庙、龙首寺,以及宋陈忠肃文龙的水部尚书庙。
    秀    字实夫,一字希实。事亲以孝闻。少颖悟,崇尚儒术。明正统三年举人,授桂林府学教谕。上嘉其志,乞赐归,依亲终养。归逾年卒。同里许天赐为撰行状传之。
3.3    后    岐
    营前镇辖村。位处闽江岸边,营前镇北部。原为下洋村属自然村,1995年析出成立后岐村。村东邻洞头,西、北两面濒闽江,南毗下洋。交通方便,峡漳公路由此经过。周近建有集装箱码头。1979年建成的中型闽江糖厂,1993年停产后现已改制。
陈姓始祖文存,清康熙年间由洞头迁入后岐。
3.4    黄    石
    营前镇辖村。地处乌龙江东南岸,营前镇西北部。村东邻下洋村,西毗闽侯枕峰,南连东屿村,北濒临乌龙江。
    闽江流经南台岛,水分两道:\"西曰西峡江,东曰东峡江。\"(见《福州府志》)西峡江即乌龙扛。乌龙江两山夹峡,江面狭窄,水深很难测计。乌龙江自黄石入长乐境内,经下洋,营前与东峡江汇合入海。在下洋与黄石交汇处,中流有石如砥柱,名曰浮礁。(见《福建河渠志》)峡门风涛险恶。元至正间即置有渡船。两岸建亭,以为行人憩息,岁久亭圯。明成化间,太监陈道重修。这一带为长邑西部山水精华所在。景标\"峡江观澜\"。前人留下许多渡峡过江的诗句。如明叶向高《过江》诗:\"冶城东望海天遥,谁遗中流一柱标?地似瞿唐看滟滪,江同扬子见金焦。空山积雨无人到,画船清樽有客招,宝塔销沉何处问?漫将遗迹说前朝。\"(见《闽都记》)
    黄石太岁坑,有长乐与闽侯的界碑。牌之向背一书\"闽侯县界\",一书\"长乐县界\",两面俱附署;\"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民政厅委员陈煌琳、闽侯县长陈世鸿兼长乐县长王伯秋勘定。\"碑高五尺。
    黄石为传统的陶骇之乡。旧时以作坊式手工操作,主要生产缸、罐、酒坛、花盆等。八十年代后办有陶瓷厂,生产釉墙面砖等产品。
    黄石陈姓由洞头允有裔迁来。
3.5    岐    头
    营前镇辖村。位于长乐市西部。村北岐头道与营前街相接,南毗洞头村,东濒上洞江,西连下洋岭临闽江,由岐头、三座排、在在厝等自然村落组成。为长乐与福州、马尾交通枢纽之一。村民以农为主业,商业也占一定比重。曾创办粮店、鞋店、京果店。民国初年,鞋业颇具盛名。
    村内有株古榕树,高十余米,树干数人合抱不拢,冠径近十米,常年翠碧,与路边几十棵大树组成树群,荫庇大地,是村民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如今新村高楼林立,村容整洁,河道公路四通八达。
    岐头村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水稻高产。旱地种植龙眼、蜜桃、枇杷、番石榴等果树。但可耕地已大半征用于农场、化肥厂、营前闸、煤炭厂、木材公司、航管站、码头、公路等建设项目。企业发展起步较早,1975年集体办了兴化粉厂、切面厂。1976年创办过磷酸钙厂,年产干吨。七十年代后,创办了白砖厂、石料厂、石只厂、蚊帐厂、丝厂等。县办营前化肥厂改制后已办成吴航钢铁制品厂。村民外出福州和广东、江西、云南等地经商和打工者有数十人,旅外有美国、英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村民在村大道两侧建新村,盖高楼,是有史以来所住的最好的住宅。
    解放前仅有过私塾学校。1950年办了小学。1975年筹资一百十万元,建新教学楼一座。
    岐头陈姓属营前陈,由营前福房应翰、应冕兄弟迁岐头花门楼。
    荫棠  字循南,同治十二年举人。
    淑玉  女,广州东南农学院教授。
    耀    三明化工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忠工  北京大学毕业,博士。
    忠农  南京军事学院毕业,硕士。
    忠疆  福日电视机厂高级工程师。
    祥锦  福建省立医院外科主任。
    艳娇  女,福州大学毕业,研究生。
3.6    东    屿
    营前镇辖村。位于长乐西部,近临福厦路、福泉高速公路、峡漳公路,是长乐通往省城福州的门户。东南毗下洋,西北邻黄石,北濒乌龙江,南接首占镇大田元。
    本村有林、陈、汤三姓居住。陈姓一于明朝由漳港路顶锦厦房迁玉田大溪村,又迁下洋沙坡,尔后才定居在东屿村;一是闽侯大义陈迁来;再一是琅岐陈迁来。解放前,陈姓只有二十五户,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贫穷生活。迁出有闽侯青口,永安。
    本村较早组织互助合作社,以主营农业为生计。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少村民外出从商。村开发矿泉水,陈姓股份占总投资额一半以上。东屿国民学校,创立于1941年,现村办有东屿小学。
    大象山  在峡江之南东屿境内。海拔四百八十四点六米。《长乐六里志》云:\"高峰插天,城南面巨障\"。有峰曰银峰,山岭石色如银。有寺曰文殊,为千年古刹。有脉发大象之珠山,溪水环绕,九山朝顾,俗呼\"九龙戏珠\"。过与珠山脉连有蟠环之势的云顶山,则为枕峰,属闽侯界。在澧渎、大田元两山之间的象鼻山,亦脉接大象山。这一带仙人迹,鬼人坑,皆地僻险人迹罕到,明末清初草寇常啸聚山林,民国初土匪亦多巢居其间。山中有明谢方伯肇涮墓,为省级保护文物。近年开发上市的正一矿泉水,泉源脉出在大象山。
    文殊寺  在大象山之麓。又称文殊禅院,肇造于宋皇枯间。《三山志》载创于唐大中元年(847)。闽王王审知立额。元代废于兵燹。明、清两朝数次修茸。民国中再修。该寺群峰环绕,地僻境幽,云林深邃。前有海会塔,伏虎师坛。寺院内存有宋政和四年(1114)僧造
的石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铸造重达千斤的太平钟、碑刻和清太子太傅陈宝琛\"大雄宝殿\"书匾。闽浙赣省委城市工作部曾在此寺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文殊寺经二次重修和扩建。1998年列为县级保护文物。
    烈士陵园  在大象山麓。为纪念解放战争中被枪杀的七位英烈而建于1957年。陵园中央矗立着的墓碑上镌刻有英烈的名字:陈大昆、林波、林大猷、严章、林景国、林象玉、陈应坡。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5-6-18 18:52:17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2: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

3.7    白  石  桥
    长安村辖自然村。旧属光俗里,洽浦境。北邻湖里村,西、南连营前村,东靠长安本村。清初建有通营前的白石桥。
    近村有与浮峰并峙的高峰山,出为金鸡山。山岭险峻,通湖里,俗称湖里岭。清代岭下筑有后塘寨。闽海二度沦陷时,日军据地遍掘战壕。营前、长安、湖里等乡民众曾组织在此顽强抗击侵略者。山下洞江水美,田地肥沃,是长乐水稻高产区之一。
   陈氏迁自浦口。


第四辑      首   占   篇
4.1    首占镇
    长乐市辖镇。地处市中西部内陆、市区南郊,东邻鹤上镇,南毗玉田镇,西接营前镇及闽侯县兰圃,北连航城镇。面积三十点九平方公里。镇驻地首占村,古名洲店,又称酒店。南宋景炎年间形成村镇。明洪武年间改名首占。民国末为康隆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部分属第四区,一部分属第五区。1958年9月属营前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首占公社。1984年9月社改乡。1992年设镇。
    地域东西两面群山簇拥,中部为开阔的冲积平原。闽江支流纵贯全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自流灌溉,为长乐水稻主要产区之一。洲店、珠湖、上洋顶、洋尾下、塘屿、赤屿、屿后、大田元等村名,标示着冲积平原的地理特色。耕地面积一万多亩。平原区水稻产量高,五十年代即以高产闻名。经济作物原种有甘蔗,山园种薯。丘陵山地宜于发展水果,江叉浦坳曾广种福桔。果熟时节吉灯挂树,遍野飘香。乡镇企业砖瓦烧制历史较长,负有盛名,至今多数村办有机砖厂,产品多由水路运销外地。近年还有大批农民把机砖厂办到广东、江西、海南、上海、浙江等十多个省区,享有\"一年烧出一个万里长城\"之誉。交通水陆皆便。闽江支流上洞江客货轮可通福州等地,坑田道昔日曾为著名航道。青闸公路贯境而过,可直接峡漳、福泉等干道。1997年首占赤屿路桥通车,镇本部与过江片不再以江为隔。
    首占、上洋顶、洋尾下、吴墩厝合称首占洋下四墩。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三月,倭寇千余人犯福州洪塘,扬帆入瀛前下马江,沿途窜扰龙门、岱边和四墩,乡人奋起抗击。殉难者多葬于祠堂山;被歼倭寇堆土墩丛葬于后山洋,称坑倭墩。抗倭古战场遗址丛葬墩,今尚留存数墩。
    文化教育在首占素来受推祟。现有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比较全。学校古有唐峰精舍、清孝廉陈介吾讲学的起云楼。民国元年办有首占、江南等公立初等小学校。继后又陆续办有塘屿私立两等小学校,赤屿国民学校等。现在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镇办有首占中学、赤屿中学、首占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
    文化之乡人文精英荟萃。镇现辖十三个村。总人口二万七千余人。陈姓聚居珠湖、岱边、阳夏、礼元、佑林、山腰等村,人口七百五十四户二千七百九十六人。史出颍川陈入闽入航始祖陈润,大儒陈烈等名人。现代著名电影艺术家陈怀皑及其子陈凯歌故里在首占。首占也是长乐重点侨乡之一,全镇旅居海外的侨胞有四千多人。
    怀皑  字允炎,原名郑衍贤,别名演弘。1920年8月生于首占村。父宏凑为木匠,母陈氏。怀皑是著名的电影导演。四十年代毕业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受教于曹愚、洪深门下。1948年赴香港拍摄电影《火葬》,因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遂改名陈怀皑。同年10月与妻子刘燕驰一道奔赴解放区,任戏剧队长,参加话剧《红旗歌》的创作并任导演。1950年任《陕北牧歌》副导演。1956年至1975年,先后独立执导,或与他人合作导演了《山里的人》(1956)、《生活的浪花》(1957)、《祝福》(1957,与桑弧合作)、《青春之歌》(1957,与崔嵬合作)、《百风朝阳》(1960)、《杨门女将》(1960,与崔嵬合作)、《大河奔流》(1960,与谢铁骊合作)、《野猪林》(1961,与谢添、李恩杰、陈方千合作)、《北大荒人》(1962,与崔嵬合作)、《天山的红花》(1964,与崔嵬合作)、《虎穴追踪》、《平原作战》(1965,参加集体导演)、《杜鹃山》(1969,参加集体导演)、《智取威虎山》(1969,参加集体导演)、《海霞》(1975,与谢铁骊、王好为、钱江合作)、《游龙戏风》(1975)、《辕门斩子》(1975)等。其中《杨门女将》获1961年第一届电影百花奖;《青春之歌》是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的优秀代表作。文化大革命后,积极探索创新,拍摄了《穆桂英大战洪洲》(1978,与崔嵬合作)、《铁弓缘》(1979)、《诸葛亮吊孝》(1981)、《知音》(1982,与谢铁骊、巴鸿合作)、《双雄会》(1982)等优秀影片。《铁弓缘》获1980年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87年曾携子凯歌返乡省亲,并为福州红旗闽剧团创排《御前侍医》,精心指导导演新编历史闽剧《遗恨姑苏台》。他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是胡奇明主演的闽剧《孟丽君》。
    凯歌  曾用名陈皑鸽。生于北京。著名电影导演,我国\"第五代\"电影人杰出代表。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导演的作品有《黄土地》(1984)、《强行起飞》(电视剧)、《大阅兵》(1984)、《孩子王》(1987,兼编剧)、《边走边唱》(1991)、《霸王别姬》(1993)、《风月(1995)、《荆轲刺秦王》(1998)、《温柔地杀我》(2000)等。其中{黄土地}获第五届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孩子王》获第八届金鸡奖导演特别奖。《霸王别姬》获第四十六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纽约影评人协会1993年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曾先后任伯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全球电影学院电影节评委或评委会主席。妻陈红,为著名青年影视演员。
4.2    珠    湖
    首占镇辖村。旧属二难乡信德里,元为三都一图,湖山境。东靠大岚(上山下仑)倚董奉山,西与琅峰、赤屿一水之隔,今有路、桥相通,南毗佑林,北接岱边。
    珠湖始祖光生,岱边文霸裔,屿头人,元大德初入赘珠湖高姓,后复陈姓。卒于元至正三年,葬五都龟山佳野坪。
    本村陈姓外迁地有福州白马桥、茶亭、西门、福清、霞浦、连江和本市城关、玉田南门。旅居国外有美、加、英等国家。
    珠湖经济,合作化后农业从改良种子到进行耕作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粮食单产从六百多斤提高到一千多斤。近年发展养殖业,办有养猪场、养鸭场。属山营造松、杉林,林木茂密,使野生动物重新出现。白砖生产是本村传统工艺,数度兴衰,如今办有较大规模的机砖厂,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管理骨干和技术人员,在广东、江西、湖北、江苏等地办的珠湖机砖厂达十多家。村里企业还有铸造厂、纸箱厂等。常年外出谋生的约有二百人。
    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1989年兴建了龙潭水库和自来水厂。1992年建电灌站。1996年建文化宫和敬老院。村民普遍住上新居楼房。
    早期的学校,是民国元年由邑绅陈公初、陈兆贤、陈致宜、陈鸣皋、陈裕民、陈鸣盛等人在陈氏支祠创办的珠江初等小学校,后改名为长乐县第二区公立第五国民学校。解放后移迁福房支祠,现已扩办成完全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
    本村名胜多桥、庵、宫、寺、堂,尤以桥为特色。
    古谷寺    在榕根桥后。溪涧清幽,谷口建寺,架桥通道,因以古谷名。明成化元年建,同治年间里人陈广书、陈广超倡修。邑人陈澍霖《春日游古谷寺》诗:\"萧寺何年名古谷?缘溪探访穿林麓。同人三五欣相随,路转峰回苔径复。飞泉千尺泻遥岑,翠洞阴阴悬蝙
蝠。我来小憩香积厨,绕砌山花何郁郁。清幽佳景足留人,出岫无心云相逐。倦游依旧过前川,风送松声闻谡谡。\"寺已圯。
    净林庵    清乾隆三十一年建。同治六年,里人陈崇惠、陈广赞倡捐重修。后扆叠峰,前襟双桥。西山一带,奇峰(上山下则)(上山下力),若环拱于阶户之前。南枕溪湾,清流萦绕,植被浓郁苍翠。举目村落之鳞比,江湖之去来,胜境一览毕收。前人标有十景:松溪积翠、短桥流水、半壑香泉、渔舟独泊、山头樵笛、疏钟远韵、梅坞凝香、远浦归帆、鸡声茅店、酒市渔灯。邑人陈澍霖各有题咏。如《短桥流水》曰:\"桃花潭水野桥高,藜杖轻扶上九皋。石罅涓涓流去冷,出山便作海中涛\"。《半壑香泉》:\"一泓澄沏傍涤潭,玉液流来味自甘。解尽相如无限渴,茗烟槐火月初三\"。
    紫微宫    即玄帝宫。位于村北古道边。古道偏僻,野生动物出没无常,人疑或为鬼狐。于乾隆五十九年建此宫以镇之。后圯塌。1989年村民集资重建。
    慈善准提堂    位于村中垱,弥勒山南麓。建于嘉庆年间,重修于光绪六年。1996年由村民集资重建。
    泗洲文佛坛    在灵光堂前。1989年起行重修事。建筑面积近三千平方米,登堂石阶百多级,旁布花圃,通环山公路。
   方林宫    位于村南石坂境,弥勒山北麓。现辟为坪上小区老人活动场所。
    溪山第一桥    在珠湖山麓。乾隆间建。路通净林庵,下临深潭。里人陈永清镌\"溪山第一\"四字于桥栏。
    双龙桥    在溪山第一桥下。乾隆间建。两山合抱,溪流环绕,古榕连根,桥建其上。两桥形似双龙卧涧,寓龙风呈样之意。里人陈良标勒\"双龙桥\"三字于桥栏。
    榕根桥    在珠湖山麓。乾隆五十二年造。桥南长古榕两株,榕根攀岩缘桥而达北麓。里人陈永清书\"脉接榕根\"四字于石栏。陈澍霖有《春日过榕根桥》诗:\"桃花历乱日初西,细草萌芽绿未齐。几曲泉流山麓绕,俨然人过武陵溪\"。因近旁玄帝宫,故桥又称玄帝桥。
    清泰  号梯河。光绪十一年武举。
    良润  字卿铣,一字余轩。好学能文,轻财尚义。自奉俭约,而族邻急难,求助丧葬费,无不施与。岁饥,则减价以粜。无力者不责其偿。村有道瑾,辄捐资瘗之。接人和易,治家严肃。寿八十,五代同堂,时称人瑞。子成,字崇有,一字雨亭。性孝友,事父唯谨,年六十,犹爱慕如婴孩,事庶母以礼,抚幼弟孤侄以恩。
    贞政  字永亮,政治大学毕业。民国中历任江苏清政县、祟明县县长,闽长福三县警察总署署长,海军陆战队执法官等职。
    佑民  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西湖宾馆党组书记。
    家振  1991年旅居阿根庭。现为福建中国同乡会主席。
    以智  南京建筑工程学校毕业。1986年派驻澳门任华榕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退休。
    以实  南京林学院毕业。福州市林业局局长。
    以确  福州大学毕业。福建省水利厅基建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贞寿  厦门大学毕业,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
    以铎  字财猷,复旦大学毕业,教授。
    锦章  民政厅处级干部。
    锦桓  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历任福建省政府法制局副局长、省海调办打击办副主任。
    传钟  福州机电学校毕业,历任青海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莆田市常务副市长、福建省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协主任等职。
    学举  福建师院中文系毕业。主任编辑,福建支部生活编辑社社长。
    胜泰  福建省公安厅外事处处长。
4.3    岱      边
    首占镇辖村。旧属二难乡信德里,元为三都一图,翰林境。由岱边、高山顶等自然村组成。位于岱峰西麓。背负当龙山,面襟沃野。山巅有巨石形如龟,称龟峰,宋里人词家陈经国取以为号。有岩状若麒麟,名麒麟山,中有鼎潭,泉水甘冽,宋秘书丞陈宋霖家其下。村东为岱边岭,山路险峻,著名的陈坑古道由此翻岭通九都。据陈坑古道碑记,陈坑道自阳下江浒道头,经洋门道,路过龙门、后山、陈坑岭、首边岭、岱岭、坑兜、青山下等村,石路蜿蜒三十余里,宋绍兴四年铺设。该道曾为南北重要通道之一。岱边村北与龙津后山接壤,沿翁山、戏崎、半占等山即达莲柄港。村西十里郊野,田园锦秀,青闸公路由村前经过。南至首边岭,通珠湖,傍有巨石镌\"寿石\"二字。过此,山石森立若狮者为狮子山。夏晨望有白气,即得雨,故有\"狮喉吞气,雨不过未\"的里谚。重峦叠嶂间,山岚雨气里,有瀑布岩、放鸠石、龙潭、龙池、听水寺等景观争奇斗秀。放鸠石是里人陈澍霖放鸠处。
岱边诸多景观名胜,前人标为岱峰八景:岱石凌霄、中峰积翠、石室闲云、富山夕照、月峡飞泉、仙人遗迹、松溪夜月、宋井墨泉。古迹有建于元至正二十五年的观音堂,清雍正间移建于斗南桥上,改名松溪寺,书额称\"松溪古迹\"。明洪武初,有月公道士飞升于岱边,因建有长星观。天启间,邑人陈长祚捐赀募缘,重建为寺。沿溪有石洞门,书\"石室半闲云\"、  \"云屏月峡\"等字。飞泉挂壁、仙人迹诸胜多荟萃于此。聚魁桥上有聚魁堂,今为文昌祠。凤山下祀宗乡贤陈宋霖、陈(左木右开)、陈合的三贤祠,宋淳熙间敕建,清康熙十六年裔孙陈善翼、陈朝端等倡族人修之,芝岭房裔孙陈鲁生、妇李丙姐亦捐金百十四两,复充祭租一百七十六石五十斤。乾隆二十七年重修,裔孙陈必起、陈文麒、陈元辅等均与有劳绩。该祠保存至今。
    岱边奔小康建新村等工作富有特色。1985年以来,筹资四百多万元,用于村建规划和水、电、路、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水泥化、路灯照明一体化,自来水供水率达百分之百。影剧院、学校、公厕等公共设施配套。1998年获福建省\"家园杯\"村镇建设竞赛优胜村和市文明村称号。
    岱边由陈、林、杨、郑、卓、罗、冯、柯、丁、谢、李、张、欧阳、吴、萧、江、许、周、高等十九姓共居一村。
    陈姓,溯其肇迁祖,为颍川陈润。润入闽入航后,卜居于岱阳。后岱阳颍川陈分迁阳夏、陈厝、湖阳、里仁、金峰南陈、漳港洋边等地。岱阳即今岱边村。湖阳即今古槐镇湖南村。阳夏即今洋尾下村。岱边岭通九都,布村庄岱岭陈厝、宅里和岱南陈湖山。岱边迁自古灵陈的,是宋开宝初的文霸。文霸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裔分迁洞头、黄石后岐、屿头、珠湖、五田上埕、沙京运司前、打银里、云路陈朱、湖南陈朱、白湄下沟东、鹤上垅下、中街坊里、竹田仙山、渡桥沟东等地。由此可见,岱边是陈姓在长乐的重要源发地之一。
    岱边村傍靠岱峰、董奉诸山,向朝上洞江,山明水秀。历代人文精英荟萃,但登仕通籍之后多寓居外地。今居村陈姓人口仅四十余户一百五十多人。
    润    字文奋,汉太邱长寔玄孙,季方曾孙,和孙,台子。由乡举人入国学,仕晋,为南海郡守,迁散骑常侍。怀帝永嘉二年(308),以刘氏板荡中原,由颖川光州固始南渡入闽,初寓居于晋安郡乌石山(今属福州市)。永嘉五年(311)怀帝被执,六年润除郡守职,解缓入居晋安郡原丰岱阳(今属长乐市首占镇岱边村),名其乡曰:\"二难\",以志不忘颍川祖德。润生于西晋泰始元年(265),卒于东晋永和三年(347)。咸和六年(331)作《闽中草寓记》。子潭字德敷,仕晋,以司空出守高原,居晋安;谨,仕北魏,官主簿,徙武昌。
    世卿  字光远,雍熙进士,于雍熙二年(985)由岱边迁南剑州沙县。孙瓘、曾孙渊皆名宦。
    (单人旁+先)    字后之,元符三年庚辰(1100)进士,授江州德安县主簿。素与御史陈璀友善。瓘在谏省,有所弹劾,多(单人旁+先)所裨益。崇宁中,蔡京当国,以恶瓘故,并欲加害(单人旁+先)。会江州易守,京以(单人旁+先)名付之,守伺察无所得。檄(单人旁+先)按田湖口县,还以旱告,守即劾(单人旁+先)受成胥吏,失赋税。奏上,遇雨赦,京犹清旨勒停。久之,调和州司户。州有狱不应死,守欲杀之,(单人旁+先)抱牍与辩良久,守怒以辞气相加,(单人旁+先)色平言庄,徐理前语,率得平反而退。同列有唁者。(单人旁+先)曰:\"历阳太守叱司户,何预我哉?苟杀不辜,不以天下易吾介也\"。岁满,迁建康军节度推官。父丧,服除,监在京河南炭场凡五年,率漏未尽十刻出莅局,午而归。尝语人曰:\"吾为禄仕,敢不尽职?然居今,惟此官为易塞责尔。\"用荐者改宣教郎,亢洪州录事。州吏何爽为奸利,前后数守,奭惟摘纸尾请书判,(单人旁+先)发其奸,付司理,自此一府竦然承听。宣和三年,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三。(单人旁+先)明于兴衰治乱大势,当建中靖国初,朝廷更张政事,(单人旁+先)移书侍郎邹浩,略言:\"天下事元佑引而西北,绍圣引而东南,今复引而为元佑矣。仆之私忧,将恐有甚于绍圣者。\"后党锢起,如(单人旁+先)言。既殁,许景衡、杨时言:\"国家失此人,可痛惜。\"子长方、少方。
    宋霖  字元雩,一字元滂,号蚊然。家于岱峰香波桥畔。绍兴五年乙卯(1135)进士。令同安,适朱子为主簿,日与讲明经义,朱子称其能躬行实践。后迁秘书监,书问往来不绝。迁国子博士,转秘书丞,言事忤时宰,出为广东常平荣盐使。墓在洞头山灵洞寺后。
    大方  字广少,宋霖兄。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进士。南安尉,新安教授。《八闽通志》:高州教授。
    九龄  字彭年,宋霖弟,隆兴元年(1163)特奏名。兴化县簿。
    以    字用亨,宋霖侄。乾道二年丙戌(1166)进士。官至侍郎,绍熙中谪通判汀州。
    浚    字深之,宋霖侄。淳熙十一年(u84)特奏名。
    长方  字齐之,号唯室,(单人旁+先)长子。父卒,家素贫,偕母林氏与弟少方,依外祖太仆卿林旦家,遂居吴中。从王信伯游。隐居步里,终日闭户,研穷经史,以教学者。其说主直指以开人心,使学者归于自得。绍兴八年戊午(1138)进士,授芜湖县尉,十八年迁临安府江阴军学教授,未任卒,年四十一。著有《步里客谈》、《尚书传》、《春秋传》、《礼记传》、《两汉论》、《唐论》、《上蔡语论辩》。学者称之为唯室先生。
    少方  字闻之。绍兴初,随兄长方从信伯游,时称王门二陈,负文名。孝宗乾道间,仕至东宫讲官。
    翼之  字和卿,大方子。庆元五年(1199)特奏名。
    衡之  字称卿,大方中子。嘉泰二年(1202)特奏名。
   (左木右开) 字自修,宋霖孙。庆元二年(1196)特奏名。无意仕途,受业于朱子。尝自谓善利之间虽知所决择,而正行恶声之念,或潜萌而不自觉。先觉之微言奥旨虽间有契,而不能浃洽于心意之间。朱子以切问近思称之。著有《紫阳问答》。居于岱峰麒麟山下,有井泉,水近墨色,传(左木右开)涤笔渖墨处,后世称\"宋井墨泉\"。墓葬福清庄惠里寿元山。祀本村三贤祠和邑东五贤祠。
    渊    字似之。庆元二年(1196)特奏名。官承务郎。
    朴厚  字德先,宋霖孙。嘉定元年戊辰(1208)进士。
    禹    洪武九年以明经荐,任风翔知县。
    谔    字士衡,宋霖二世孙。庆元二年丙辰(1196)进土,官南雄司理。
    元震  字伯声。嘉定元年戊辰(1208)进士。
    炎子  字宗合。端平二年乙未(1235)进士。三省架阁。
    合、刚翁、谊  三兄弟皆登进士第,后居邑东儒英巷,事详《吴航篇》。
    梦圆  谔侄,炎子弟。宝佑元年癸丑(1253)进士。抚州教授。
    经国  字人杰,一字伯夫,小字定夫。南宋端平间家居岱边麒麟山麓安边文头井,居左近龟峰,因以龟峰为号。性喜梅,种之爱之如林逋。与乡人陈刚翁、陈合、陈(左木右开),邑人陈容等友厚。
    性仗义慷慨,弱冠随牒应江东漕试,不第,寓临安,壮游两淮荆湖。淳佑三年(1243),病卒于杭州客邸。年仅二十六岁。
    工诗词,尤以词鸣于时。有《龟峰词》一卷及《龟峰绝句》行于世。陈容、陈合在其所写跋中,对《龟峰词》以很高评价。《宋诗纪事》载有陈合于淳佑三年作的绝诗一首:\"西晋风流自一家,忆君魂梦到梅花。梅花深处无人迹,明月一枝霜外斜。\"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评经国词:\"多感慨语,超脱语,言微而意近,与当时作风不相类\"。尤其丁酉岁感事《沁园春》,\"未必逊于张孝祥的悲愤,辛稼轩的激昂\"。实是南宋后期卓越词家之一。嘉熙初有乡人陈埜游太学,归省时经国有《沁园春·送陈起莘归长乐》词一阙,词中恋乡念故殷殷之情力透纸背。
    埜    字起莘。宝佑四年丙辰(1256)进士。
    应驹  字季勤,号介吾。性敏悟,博涉群书,作文如天马行空,不受羁勒。年二十七,补弟子员,屡踬场屋,咸丰五年亚魁,然无意仕进,授徒里中,成就者甚众,陈绍棠、陈萼芬、卢聿炳等皆出其门。晚年以著书自娱,有《亦足轩杂录》二卷等,《游磁九梦》、《续梦》、《又梦》三集,盖皆怀才不遇,有托而言,尤脍炙人口。同治十年卒,享寿七十,葬富山坡。
    应芝  字季赞,一字拱溪,应驹弟,道光二十年举人。英才卓荦,文笔清超,名擅一时。
    鸿灏  字叔恬。道光十二年经魁。漳浦、尤溪、将乐、漳平教谕。
    亦瞻  字端坡,号幼吾,应驹子。品端学邃。同治六年乡试第三人。选授训导,不赴任,居乡授徒。光绪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著有《养正堂文集》。
    毓琦  字琇琨,省居。光绪二十三年举人。
    瑞唐  字源陶,号铸农,亦瞻子。宣统纪元举孝廉方正。笃实诚朴,家贫居乡授徒,手不释卷,诲人不倦,门下多知名士。宣统三年卒,年四十五,著有《养正书塾四书义》二卷。
    瑞烺  号耀庭,亦瞻三子。早孤,事寡母至孝,晨夕弗离左右。母殁后,视长兄瑞唐为父,嫂犹母。兄亡,家无长物,抚孤侄君谋如己出,督之学,底于成。
泰湖  字恒扬,一字鼎石。太学生。少孤,事母孝,待寡嫂礼敬不衰。性敦笃,好施与,岁饥减粜,遇疫施棺,里人德之。卒年七十七。子八人。长鸿材,字淑宽,一字岱轩,邑诸生。继伯兄嗣。纯朴嗜学,与弟鸿音、鸿泉等相友爱,年六十始析居,诸弟请以产当两股均分,鸿材曰:\"吾以序长承继大宗,此不得已之事,若因此坐获厚赀,非吾心也。\"及分产少自与。家延师五十余载,待先生忠且敬。其后嗣科目蝉联。
    秀娟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移居香港。作家,笔名陈娟。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香港女人》、《兰馨焚书》,散文集《陈娟文集》,长篇小说《昙花梦》、《玫瑰泪》等文学作品。曾进香港大学进修中西医,著有《杏林博闻》等医学著作。1996年获美国科斯特兰大学东方传统医学文化研究博士,其传略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子昂  化学研究生,供职广州
    松钦  中文研究生,旅美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5-6-17 22:22:20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2: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

4.4    洋    尾    下
    上洋村辖自然村,旧称阳夏,属二难乡,元为崇圣里,二都二图。地处县城西南。东连首占村,南过江与塘屿村交界,西、北隔上洞江与营前镇马头村、长限村相望。
    村居陈、郑、黄、赵、杨、林、谢、刘、高等姓。陈姓始自岱边,现仅留数户人家。迁外的有福州、闽侯、吴航镇等地。先前迁闽县南通陈厝村,现已衍祥二千多户近万人口。
洋尾下村后陈坑岭、江浒陈坑道头、江山寺暨陈烈\"江山第一\"诗碑,是存史名胜。
    转  字朝舜,号为治。梁开平中举诸科,任潭州通判。后唐清泰中由岱边迁阳夏,致仕后构小穸于县南鳌峰,号县南道士。长子岱,字崇衡,居岱边;次子岌,居阳夏。
    岌  字崇高,转次子。宋景德中举进士,官至御史大夫。生七子,其子孙在宋高宗、孝宗两朝,甲第蝉联,一门七进士,世称\"七条金带\"。后因朝廷朋党纷争,被诬陷抄家,族属星散。
    烈  字季慈,少读书,苦不能记。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忽悟曰:\"心未放,何以读为?\"闭门静坐百余日,以求放心。后遂一览无遗。性至孝。平居端饬,遵古礼,御童仆如对宾客。乡里人敬之,冠、婚、丧、祭,请而后行;每训子弟,必举烈言行以为式。从学者,常数百人。与同郡陈襄、郑穆、周希孟称海滨四先生。庆历初,预乡荐,黜于礼部,遂不复践场屋。至和间,天章阁待制曹颖叔知福州,荐于朝,授试校书郎,充本州州学教授,烈三表请辞。嘉佑三年,翰林学士欧阳修荐授太学博士,授安州司户参军,召为国子监直讲。均未就任。安贫力学,积四十年,著书数万言。元佑元年特授宣德郎致仕。次年充福州府学教授。就职,不受廪俸,乡里馈赠不取,敝衣粝食,处之裕如,稍有余,悉以济贫。
    烈操节守行,报言敢说。尝与蔡君谟同研席,后君谟出镇福唐,束吏治民,毫发不容。一日烈往见之,维舟亭下,闻其严察,不往谒。但留诗而还。吏不敢隐,录诗呈公,自是少霁威棱。
    元丰中,刘待制瑾为守。元夕,不分贫富,每户科灯十盏。烈以诗题鼓门大灯笼云:\"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瑾闻,罢而谢之。
    盱江李觏,一日与烈同赴蔡君谟饮于道山亭。蔡襄执生徒礼,命正春营妓佐酒。酒数行,妓方歌,烈掷杯案上,逾墙而遁。觏赋诗戏谑曰:\"山鸟不知红粉乐,一声檀板便惊飞。\"
    烈尝建江山第一楼于二都翁山为读书处,并书\"江山第一\"诗记胜。诗云:\"第一江山亦壮哉,仙居何必问蓬莱?墩迎半占飞来凤,树绕瀛州翠似苔。\"状元李骐亦有诗咏:\"飞构巍然势欲腾,无边光景与时增。帘前绿水归帆远,窗外青山对几凭。万壑松声来户牖,半天月色映银灯。书闲偶蹑空梯迥,独快先登第一层。\"碑现存立阳夏江山寺前。
    烈著有《孝报经》一卷。卒于宋元佑六年,享寿七十有八。墓在溪湄村西园山,为县级保护文物。生二子,长子丞,字一水,迁居省城郎官巷;次子璁,字源芳,居阳夏。烈祖籍潭头沙堤,祖世明,父元善。烈于景佑间迁居阳夏,有宅第。县志存欧阳修《荐教授陈烈充太学博士札子》、陈襄《荐直讲陈烈不次任用札子》。
    惠    字元恩,绍兴十八年特奏名。太常博士。
    梦兆  字元吉,绍兴十七年省元,乾道五年特奏名。
    桂    字起诜,乾道八年壬辰(1172)进士。官起居郎。
    得华  字以辅,梦兆子。淳熙元年甲午(1174)进士。枢密使。
    伯昂  绍熙元年特奏名。直龙阁左司谏。
    肇元  庆元五年特奏名。秘书郎。
    熊之  开禧元年特奏名。承务郎。
    敬之  熊之弟。嘉定元年特奏名。大理寺评事。
    熙之  敬之弟。开熙元年特奏名。承奉郎。
    学裘  大德三年诸科,左司谏。
    淼    大德十一年诸科,漳州司户,知本县。
    恬    至治二年诸科。石城主簿。
    清甫  元延佑四年举人。长汀县尉。
    伯仁  浙江省农林局党委书记。
    一清  华能福州火力发电厂副厂长。
    起涛  曾任福建省总工会副主席。
4.5    礼    元
    首占镇辖村。东邻琅峰,东北接赤屿,西界大象山,南连琅岐。辖礼渎、大田元等自然村。
    域内筑有大坑里水库和大田元水库。
    始祖昌泰,由江田南阳迁闽侯青铺,后迁礼元;用明,亦由江田迁礼元。外迁漳港、福州、福清吴田。村人外出做工的较多。
    4.6    佑    林
    首占镇辖村。又称幽林。旧属二难乡信德里,元为三都二图。周边北
灯铨   福州大学教授。
4.7   山    腰
    赤屿村辖自然村。四邻南赤屿,北塘屿,东黄李,西倚鸡笼山。
村民有陈、王两姓。陈姓始祖盖乔,本贯兴郡涵关,迁来已传:二十三世。村民从事农业和机砖生产。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8: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共200万字)

第五辑    玉  田  篇
5.1    玉  田  镇
    长乐市辖镇。位于市西南部,闽侯、福清、长乐三县交界处。东与古槐接壤,东南与罗联、福清洋下交界,西毗闽侯青兰圃,北邻首占。俗称白田。1949年9月为县第五区。1958年成立玉田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设镇。镇人民政府设玉田村。
    面积五十四平方公里。辖十一个村。总人口四万多人。其中驻在坑田、陈店、大溪、上埕、琅岐、前汀、老鼠洋、宅园、判院里、东渡、上园、阡中等村点的陈姓人口占二千三百六十户一万零二百二十人。
    境内东、西、南三面群山屏立。九龙山狂牛岭有龙潭,俗名水淳湟,吐纳瀑布其深不测。明成化间亢旱,里人车水溉田,内现\"毗济潭\"三大字,传为朱子所书。玉田山地产蕉草,可用以织布。双奶山景标\"双奶浮青\",为六里四景之一。八社黄晶岭、龙广墓、莲角山等山高林密。鳌峰山有古刹、仙人厝,峰峦层迭,人烟罕至。抗战期间抗日游击队活跃在这一带,培育造就了玉田、桃源、大溪等革命基点村。龙广墓农场曾经作为闽中游击队和闽中军分区的补给基地。桃源村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长乐建立的最早的党支部。大象山及岐脉琅崎山、三十六湾山、五禽山、金狮山等,因其峭拔雄奇而称\"五虎\"。九龙飞瀑、莲花石、八仙石、鬼衙洞等多达十八景。黄龙宫、龙福宫、泰山宫、清峰寺、观音阁、广泽寺等五虎古迹,多已圯。琅尾港,明代便有水运达营前、马尾、魁岐、福州等地。\"福长号\"便是在上洞江行驶的第一艘汽船。港岸浦坳上溜溜桔林,密匝匝可藏百千人马。五十、六十年代高峰期,种植面积七百多亩,植株近三万五千棵,产量九百多吨,远销上海、杭州、广州、香港等地区和苏联、东欧等国家。1941年8月闽中游击支队组织的抗日伏击战,毙敌马营警备司令中岛及其官兵四十二人,战场就在琅尾港。1990年在这里兴建了琅尾港抗日伏击战纪念碑和纪绩亭。
    在钦仁里古岚山,保存有螺州陈方伯景亮墓,为市级保护文物。景亮字孔辅,号弼大,清道光刑部尚书陈若霖次子,进士出身,历任兵部郎中,陕西督道,山西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咸丰七年升云南布政使,居官清正,有贤名。其墓由光绪进士、内阁中书谢章铤撰墓志铭。景亮长子承裘字孝饧,号子良,咸丰元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为附葬。\"七子六登科\"、\"父子叔侄兄弟六进士\"的故事,就出在螺州这一声名显赫的陈氏家族,其源脉出自鹤上玉溪陈。
    玉田农业基础雄厚。北部闽江支流贯穿千亩良田,种稻旱涝保收,种薯,种蔗,种大蒜、香梨瓜,产量和质次皆胜一筹。浦坳、丘陵、山坡地尤适于种果。二月桃花春,三月枇杷出好世,五月蝉儿\"知了――知了\"叫,又报荔枝早登场。在历史的行进中,玉田荔枝,琅峰桔子,桃源蜜桃,阡中枇杷,大溪大蒜、西埔凉薯等都曾驰名于一时。改革开放新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亦工亦农亦商,办茶厂,办鞋厂,办机砖厂,富了数以千计的昔日穷棒子、贫困户。1984年和1986年,玉田茶厂生产的\"乐峰\"牌特级、一级、六级茉莉花茶,两次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目前主导产业是制鞋业,其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长乐第一制鞋厂生产的\"矫健\"牌沙滩拖凉鞋,1989年和1990年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评为省优新产品和部优产品。玉田街经拓宽、改建,商号林立,百货杂陈,成为长乐重要的集镇商业街之一。教育文化事业随之发展,全镇布有十二所小学、一所完全中学、二所初级中学和一所中心幼儿园,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玉田原有七星墩(现墩已墟),该墩陈景著,原名堤,永乐十三年乙未(1415)廷试第三人,以探花授翰林编修,预修《大典·四书五经性理大全》。以母老乞便禄养,改福州教授。著有《仪礼举要》三卷和《碎金集》。卒葬螺峰山。
    海官佛  闽中游击队西区分队队员,1947年牺牲。
    国惠  福建省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本禄  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
    永杰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毕业,福建省东南造船厂高级工程师。
5.2    坑    田
    玉田镇辖村。旧名琼田,属二难乡嵩平里,元为四都一图。处玉田镇东北部,东倚神眉山,西连老子洋,南邻秀风村,北接首占镇佑林村。
    村杂姓,以邱姓居多。上街陈姓与林姓混居。坑田街古时为长乐西部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上洞江绕村墟而过,公路未开发之前,水路客货运输繁忙。抗战时期这里设有坑田盐运站。
    本村陈氏多自江田迁来。明天启间林柄房榜眼派鸿远迁入一支。明末清初克则一支。雍正间上杭房昌九一支。乾隆间溪湄阜房陈修园胞兄廷迈一支。嘉庆间周东房有发一支。以上各房各支均属南阳派系。外迁有福州、三明等地。居台湾省的,其中有经商五兄弟仲杰、明棋、明铨、陈铎、明镜。旅马来西亚经商有金潼、金福、金花三兄妹。
    从较早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多以主营农业为生计。进入八十年代,部分村民外出经商办企业,或在福州、三明经营服装业,或到广东、深圳等地办机砖厂。
    民国二年在坑田薇峰阁办有公立薇西初等小学校。现村办有小学。
    祖乾  字紫臣,省居。光绪十五年举人。
    祖谦  字仪臣,寓福州水玉巷。光绪十九年举人。三十三年应杭州府知府卓孝复之聘,佐府幕,以才干称。民国三年署理松溪县知事,卸职后不复出,曾选任福建省参议员。
    嘉靖年间,坑田建有微峰寺,七层实心石塔,并重建坑田桥。
5.3    陈    店
    西埔村辖自然村。旧属钦仁里。东邻云居里水库,西与西埔黄姓接界,南靠福浅山,北与西社村毗邻。
    本村有陈、黄两姓。陈姓约在清康熙年间由鹤上玉溪后坂房迁来,衍传十五世到清末已发祥几十户,到民国中只剩六户。
    长期以农业为主业。改革开放后,许多人外出打工、搞建筑、办机砖厂。
    村办小学一所。
5.4    大    溪  
    玉田镇辖村。旧属绍惠里,茂山境。后属罗钦乡。位处玉田镇中部,东连东渡村,南界桃源村,西邻闽侯青圃,北与阡中村毗连。辖有大溪、十八石、罗里、风岭山、以美厝、新楼、唐厝楼、鳌峰楼等自然村。
    大溪亦称龙溪,因溪流阔大,故称大溪。东南部为平原区,闽江支流上洞江源头出自本村赤岩山。西北部峨峰山、青圃岭、鸡种山、风岭山等群山屏立。风岭山建有宝林寺。山村林木葱郁,景色秀丽。
    大溪村由陈、冯、卓、林、李、唐等多姓和睦安居。经济以农业为主。解放后修有宝林里水库。农作物有稻、蔗、薯、茶,蔬菜有槟榔芋、大蒜、西红柿,水果有枇杷、龙眼、香蕉等。
    陈姓解放前一百三十多户迁往福州水流湾、文藻山,开家俱店的约居半数,有的在下杭街开木板行。
    迁入的陈姓,一属显裔,讳伯宗字孝元,元至元二十一年(1361)自泽里徙大溪筑室落居而为初祖。后陆续衍于本村的溪前、下底陈、凤岭山、以美厝、新厝等五处。又一属岱峰润裔岱南陈,宋绍定间由岱岭陈厝迁岱南湖山,民国中仁字辈仁本由湖山再迁大溪,衍传六世,到今信字辈。在凤岭山赤炉坪建有义举楼,六扇五风火墙,为祖厅。抗战后期,闽中游击队分部曾利用此楼组织抗日活动。现村民已下山建了新住房。赤炉坪义举楼祖厅、祖墓和老柏树尚存。
    民国早期设有国民学校,解放后扩升为大溪小学。1988年创建了玉田初级中学。
    开根   福建省农业厅助理巡视员。
    云生   三明市商业局局长。
    金珠   福建省妇联干校校长。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共200万字)

5.5      上    埕
    王田村辖自然村。旧属钦仁里。东靠观音山,西接闽侯县界,南邻西社村,北接闸青公路。主业栽种蔬菜。
    上埕陈始祖是珠湖忠裔分支,于明末清初由珠湖福房迁入。
    光新  福建省财政厅教育处处长。
5.6      琅    歧
    玉田镇辖村。旧属绍惠里,后属琅峰乡。合作化时属大溪乡。现有前汀、山尾、老鼠洋等四个自然村。西靠琅岐山主峰,东北邻山尾、前汀自然村。西南接阡中。
    村民世代务农,只有极少数外出谋生。
    陈姓居琅岐主村,系南阳陈谟后裔,于明崇祯七年由广东省汕头市平石村迂回琅歧。
    村前一片平原,闽江支流上洞江从本村经过直通玉田。水运方便。潮水涨落,土地肥沃。解放后,兴修水利,平整土地,使两岸水田旱涝保收。洋葱和豆类等蔬菜作物,同步发展。山地大片培植桃李等果树。
    村办琅岐小学。
    君理  清嘉庆年间中武举,用一把长丈余重一百八十斤的大刀。此刀在大炼钢铁时熔化炼铁。
    贵钦  福建省广播电视厅厅长。
    刘佛  历任长乐县人民政府第八届副县长、长乐县人大常委会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副主任、代主任等职,现为长乐市海内外陈氏文化联谊会顾问。
    永瑞寺,建在琅岐山上,两座八扇七,一供奉如来三宝,一供奉五显灵公。经八十年代修缮。上官庙,位在琅岐陈氏宗祠后面,内供奉上官爷。
    琅岐粤东陈氏宗祠,建于清嘉庆二年。
5.7     宅    园
    琅峰村辖自然村。旧属闽侯县绍惠里,1934年划属长乐县辖。座落玉田至营前公路旁。东邻琅尾,西邻琅岐前汀,北靠琅岐山,村前有外江通往琅尾港。
    陈姓属江田下杭房,约在清嘉庆间由曦迁来为始祖。田园主要耕种稻,薯、茉莉和蔬菜等。部份村民外出办机砖厂。
    南阳陈氏支祠建于民国十年。
    境内尚有岐山寺、泉潮寺、镇海楼等遗迹。
    增    字有谦号锡夫,省居。同治元年举人。
5.8    判  院  里
    桃源村辖自然村。旧属闽县钦仁里,1934年划归长乐县辖。位于玉田镇至营前公路侧,东北向是桃源郑姓,东朝公路,背靠桃源山。始祖属三桂一支系双江陈后裔。清乾隆间,由漳港洋边村迁来。主业农业。
    据祖传本村出过二位进士。
    村前有块倒水流的空地,据传是判院里祖厅,六(木+扇)五,三落直透。四十多年前毁于火。
5.9     东    渡
    玉田镇辖村。旧属二难乡嵩平里,元为四都二图。由东渡、秀凤、琼琪等自然村组成。东邻古槐镇前塘村,西邻玉田村,南邻罗联乡吴庄村,北邻坑田村。辖有东渡、秀凤、琼琪店、大南洋、小南洋等自然村。村建有麒麟山水库。村民以农为业,兼种果、养殖、外出经商、开办实业及劳务工作。设有东渡、秀凤两所小学。
    东渡陈始祖彦通,字则久,号麟角,系玉田七星潭始祖纯厚九世孙,明洪武八年自七星潭迁来东渡月爿池。十八年尝重修杨大使庙前大使桥。传至十四世思润于嘉靖五年迁闽清池园镇,二十世蒙于康熙十五年迁感恩娘宫里。
    秀凤村陈氏三个支系,一支东渡则久系,一支系于清康熙间由青桥取青陈上宅房乔瞧迁入。另一支由南阳江田林柄西园系朝朋,约于清朝迁入。秀凤古称(木+臭)缝,属嵩山境。境内有嵩山,今敏山,天马山。山间有清水潭,上午出云下午雨,下午出云三日内雨。有喷珠岩,清泉历落由石窍中喷出。诸山之水汇为(氵+厂+黑)溪。
    隹    字守赤,康熙间以军功累擢任浙江副将。
    鼐    字宜齐。乾隆十八年举人。任天河知县。父嵩生,乾隆四十二年赠修职郎。
    萼芬  字(氵+厂+黑)川。咸丰六年丙辰(1856)进土,授内阁中书。同治二年补中书缺,署侍读,旋以截取同知选云南阿弥州知州。时回氛方炽,公在军旅佐大吏兵机,总督内岑公委办厘局供军需,故未赴知州任。回患少熄,留办理善后事宜,积劳得重听疾。旋丁内艰归,服阕,养父,家居不出。光绪三年,知县徐承禧礼延吴航书院主讲席,倡捐数千金,以增诸生膏伙,修学舍,邑文风为之一变。父殁,益无复进取志,惟留意于善举,如义学、乡约、水利、蠲赈、育婴、砌桥、种树、修造庙宇诸事,必踊跃为倡。光绪十八年闽浙总督谭钟麟聘主凤池书院。曾倡议重修东渡杨公祠。
    寿图  光绪十五年武举。
    鹏升  光绪十五年武举。
    韵珂  字孙珍,号玉溪。光绪十五年举人,授国史馆汉誊录,调广东东仓盐大使。为人品方行洁,见义勇为。东渡之东为闽、长、福三邑交界地,无赖者恒于此肆劫掠。公请于大府,择蕉岭地设保甲局,自是前弊尽绝,行旅便之。三邑之民祀公神位于保甲局后院。
    依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八十二师战士。1951年牺牲。
    发魁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九零零一九部队二五五团陆战队四班副班长,1952年10月牺牲。
子奋  原名起,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水叟、诸凤、老凤、凤叟等,斋名宿月草堂、乌石山斋、桂香书屋等。木臭  缝人,祖籍江田,居福州。祖父是木匠,父吉光,字壁如,县学秀才,授徒为生,善书画篆刻。子奋从小受父熏陶,精研书画金石。尤擅长花鸟、人物,画法宗陈洪绶、任颐,着重花卉写生,喜作双钩白描,笔法谨严典雅,形态秀丽生动。晚年作戏曲人物画,笔简神全。对诗词篆刻造诣亦深。民国十七年以画与国画大师徐悲鸿结识,徐在所赠《九方皋图》题跋云:\"戊辰夏尽,薄游福州,乃识意芗先生,年未三十,已以书画篆刻名其家。为予治'游于艺'、'长广颔而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画宗老莲、伯年,渐欲入宋人之室,旷怀远志,晶洁学醇,实平生畏友。君国果文艺复兴,讵不以意芗者期之哉?兹将远别,怅然不释,聊奉此图,愿勿相忘。\"1953年以白描画法创作的《百花齐放图》参加全国美展,徐悲鸿称此图\"极为精妙\"。1959年,为四面雕漆屏风作《万寿无疆图》,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此后作者又花一年半时间绘制了一百四十幅白描花卉,结集出版《陈子奋白描花卉册》,成为国内外研习双钩白描画法的范本。其书画篆刻作品,多流传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受到崇高的评价。
    民国期间,子奋曾与福建画家陈福敷等多人组织龙珠画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省文史馆馆员、福州市美协主席、福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1976年春病逝于福州桂香书屋,享寿七十九。著述宏富,已正式出版《陈子奋先生治印》、《陈子奋先生印谱》、《陈子奋白描花卉册》及《陈子奋画集》,同里著名书画家潘主兰为之序。1937年铅印本《寿山石小志》一册二卷现存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云惠  字昌樵。清华大学毕业,泉州华侨大学教授。
    捷东  福鼎市医院副主任医师。
    明端  秀凤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0年晋升少将军衔。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军区司令员。
    荣官  原长乐县第一制鞋厂厂长,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现任长乐市副市长。
    杨公祠    在天马山下,祀扬州都统使杨梦斗及其兄琦、弟叔济、侄次郑死难扬子江。父老为建祠、墓、匾,祠额曰:\"敕封都统大使宋进士文章节义祠\"。祠内有杨公塑像,原有石柱,清光绪间闽浙总督谭钟麟,状元王仁堪等撰书的联对,及现代各级领导方毅、卢嘉锡、杨成武、陈明义、陈明端等人的题词。已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秀峰寺    在今敏山。康熙二十七年改为文昌阁。同治元年,里人陈德韬重修。又名翌文阁。西侧为福房祠堂。前人有诗咏秀峰寺明山秀水:\"平田千顷绿波稠,水绕山阿出涧流。门掩落花春事晚,画檐时听鸟声幽。\"
    济洲庙    今敏山嵩山岭,唐长兴初建。祀水神,舟人往来,率祈祷于此,故名。明弘治间改祀天妃,嘉靖间江田诸生谢杰曾寓此读书。西侧为寿房祠堂。
    大使桥    在杨公祠前,宋庆元元年造,明洪武十八年里人陈彦通重修,正德十年陈鉴重修,清乾隆五年里人陈嵩生重修。
    牌头桥    桥道通福清县,岁久倾圯,明弘治十四年重造,清康熙三十年陈斯仪重修。
    兆丰桥    在兆丰浦,清道光十九年里人鸠工开浦时修,桥通老子洋,桥北一石屋,供路人避风雨。
    涯溪    又名中溪,(氵+厂+黑)川。系东渡与玉田之分界水溪,下接万利坝,其源出雪居山,萦回三四里,西通闽县,入白田渡。
    双福井    在塘前大路,乾隆二十三年里人陈天柱凿得二福钱,故名。
    洋中井    泉洁味甘,久旱不涸,水浮井面,传时或响鸣,能示乡吉凶
5.10    上    元
    玉田村辖自然村。旧属闽县钦仁里,1934年划长乐县辖。南毗蕉岭,北为玉田本村,东接东渡南洋,西毗长青、西社。
    上园陈姓属玉田村分支,其中有由江田南阳迁来,也有从阡中迁来。
5.11    阡    肿
    玉田镇辖村。旧属闽侯县绍惠里,1934年划长乐县辖,后属罗钦乡。位处玉田中部,背负广角山,东联东渡村,西闽侯青圃,南大溪村,北琅岐村。
    阡中亦称村中。村居高姓为多。陈姓,一江田陈下杭房,于清嘉庆以后由本里宅园迁来。一在明朝由闽县门口陈迁来。
    村存明式六扇五旧厝,为陈姓祖厅。旧传村人陈安阝,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春榜状元,因言获罪诛。家人避祸四散,流落阡肿者名文模。至今已传十世。
    阡冲陈姓外迁地有福清、福州十四桥等地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5-6-18 18:55:37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共200万字)

第六辑    罗  联  篇
6.1    罗  联  乡
    长乐市辖乡。据传,西晋太康三年(282),在闽州很有建树的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曾到过蕉岭。隋炀帝在位时,约大业二年(606),有罗氏开拓洋中,因取地名罗田。至唐德宗贞元八年(792),青山董平迁公娶妻高罗田罗氏,以后陆续又有陈姓、林姓等卜居于此,繁衍成族。
    清光绪三十一年,蕉岭设闽、长、福三县蕉岭保甲局关防,民国初年撤局改设警察所。1949年解放,初设罗联乡,治设三山村。1950年分设罗北乡,治在吴村;罗南乡,治在东林村。均属第五区,后改为东渡区。1957年底撤区设立罗联乡。1958年8月,归玉田人民公社辖。1980年6月增设三山人民公社,址选吴村。1982年9月三山人民公社更名为罗联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撒社复设罗联乡,乡治仍在吴村。
    罗联地处长乐西南部,东毗江田镇,西、北邻玉田镇和古槐镇,南与福清市交界。面积二十一点五平方公里。
    罗联多山,群山环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缓倾斜,中间形成小盆地。
    北部邻嵩平里接蕉岭的,有三山,卧如笔架;屏风山,列若屏风;鳌鼻峰,众峰尽伛,一峰独高挺,状若鳌鼻。周围又多有小山,罗列如儿孙,中间拥垄田百亩称牛垄山。
    南部泉元里有海拔五百一十八点一米的七岩山,为乡境内第一高峰。七石覆山巅,错落如南斗。斗傍双涧,水流石窦中,声若笙簧,悦耳动心。此即吴航十二景之一的“七岩星绕”。七岩山与牛垄、三山、屏风诸山南北相接,环罗为城,故俗又称罗联为罗城。明进士、里人陈应春标为罗城十景,曰:七岩星绕,三山笔格,御屏端耸,双涧考架,马峰吐月,牛垄撑云,莲墩钟秀,罗石障流,青岩樵隐,雪滩钓闲。在此作休闲游,令人情然有澄大宇而罗万象之感。
    西迤为郎官山,过石尤岭,进福清界。东部有马厝岭,马峰。迤东北是青岩山,偏东南为狮头山、溪湄山等。这一带集中了不少景观,前人罗列出溪湄十美,曰:幞头石、笔架山、宝山云、珠湖月、文笔峰、石涧泉、龙津钓、马岭樵、南阳耕、西咨牧。狮头峰原有陈修园结庐著书处。
    罗联乡是本市纯农业乡镇。山多而不高,难以形成大溪流。南部溪水从石尤岭流经方厝坑到东林双涧溪,注入罗联水库,梦蛟岭(马厝岭)、大坪山坑泉经洋中、马厝溪注入濑溪。西部从下廖经三山、吴村、洋中、顶头亦注人濑溪。沿溪岩壁横障,罗星石错,绾扼狂流,罗存为锁,俗称十八金锁。由于溪流短促,山里降雨量偏少,怎样科学地蓄用水,历来是罗联人民关心的课题。解放后陆续建造了罗联、龙庆、马台、坝掩、蕉岭、吴村、顶头、马厝、下张等水库,还筑建溪坝十多座。
    罗联长期以农为主,以林为辅,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稻、薯、林、果、茶、油茶和畜牧业等虽都曾成绩不蜚,但档次欠高。解放前更是落后贫困。八十年代以来,乡村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办有建筑、机砖、石只、淡水养殖、禽养殖等厂场。顶头是著名的家禽专业村,马台是葡萄专业村,马厝引种台湾木瓜,方厝龙庆山农业观光区大面积种植水果,三山村大力发展蘑茹生产,都颇有特色。许多青壮年走出山村,外出做工、经商、办企业。多数农户盖了新住房。交通状况大为改善,青闸、蕉岭至感恩等多条公路均贯穿境内,村村亦内通水泥路。
    旧社会山村文盲充斥。现今罗联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乡办有罗联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乡文化技术学校,村村也都建办了六年制小学。学校校舍一新。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乡设有卫生院、邮电所。
    全乡人口三千户一万一千多人,分布于八个村十一个自然村。其中聚居三山、大坪、马台、宝桥、下蔡、下张、上张、蕉岭、洋中等九个村的陈姓人口占九百一十户三千七百四十人。
    瑶    字惟玉,罗田人。洪武十七年举人。南阳知府。
    继文  字士华,罗田人。嘉靖十三年举人。定远知县。
    洪潢  字仲春,五都人,大学生。商于洋,乡人惠者不计。捐千金造湖州、宁波两郡浮桥;建本邑厅事,捐金四百,又捐社谷四百二十石。受巡抚“尚义可嘉”旌,别立五都附一图户,永免徭役,碑竖县堂侧。
    仁彬  福建省立医院超声诊断室主任医师。
    在文  国家科委高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6.2    三    山
    罗联乡辖村。旧届二难乡泉元里,元为五都一图,西安境。北靠吴村、蕉岭,南邻大坪,东接顶头,西连下廖。
    始祖德亨,南阳裔,乾隆间自江田阜房迁人,阜房陈氏支祠建于民国初期;克合,由江田周东房迁入,周东房陈氏支祠建于光绪年间。
    步瀛    字有燮,一字清若。道光五年举人。
    式遵    字彦灿,一字循轩,省居。同治六年举人。
    炎树    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任长乐第一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长乐县政协第七届副主席,现为长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晶伙    福建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治安处处长。
    华    福建省公安厅处长。
    农    福建省公安厅处长。
6.3    大    坪
    罗联乡辖村。旧属二难乡泉元里,元为五都一图,前津境。东至下张、联社,西邻宝桥,南毗东林,北界三山下蔡。辖大坪、下蔡两自然村。
    陈姓属古灵陈,明正德年间由本县东关迁入。至继雍外迁宁德打石坑。现大坪陈氏有三个支系:
    古灵陈,文瑶由县城东关迁入。
    周东房,康熙午间德弁由江田周东房迁入。
    下杭房,顺治年间德苍由江田迁井门,克藻由井门迁大坪。
    祖传,本村曾出过文瑶、慕弘父子两将军,查旧志未见记载。
    瑞鸟儿  字诸济,一字沅甫。性聪敏勤学,诗文字均冠绝一时,与陈鹗联、陈翙风称长乐三大鸟。咸丰三年癸丑(1853)进士。授山西赵城、和顺等县知县。父超南,字道焕,一字莲峰,祖有茂字盛甫,同治四年,同赠奉政大夫,同知衔,山西和顺县知县。
    席珍  字响如。光绪五年亚魁。
    国安  光绪十五年武举。
    炳琛  号鉴竹。光绪十七年举人。性聪敏,弱冠授徒省垣,得其力获隽成名者甚众。事母孝,中年,以母年老即绝意仕进。生平见义勇为,宗党问有以苦告者,无不偿其欲以去。
    显旺  闽中游击队西区分队队员。1947年牺牲。
    国良  福建农学院农机系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营前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元清  定居新加坡,曾任总理李光耀机要秘书,现为新加坡政府发展部部长。
    正  定居新加坡,为新加坡《联合晚报》部编辑。
    大坪村办有小学,1991年新建了教学楼。外出求学人较多。
    古灵陈氏大王庙建于明中叶。周东陈氏支祠建于民国二十年,下杭房陈氏支祠上座建于民国二十七年。以上古迹皆经近年重建或扩建。另还有建于明末叶的蟒王圣王庙等。
6.4    马    台
    罗联乡辖村。旧属二难乡泉元里,元为五都二图,马台境。南越七岩山与福清交界,北过山岭至大坪,东毗溪湄,西邻方厝。大部分田地种葡萄,是本市著名的葡萄专业村。
陈氏由大坪古灵裔时禄迁来,到第七世有尔节迁永泰赤锡村。
陈氏宗祠建于清中叶,1990年重建。建于清中叶的还有大王庙、龙山寺、圣王庙等。村办有小学。
    泽光  字秋波,光绪二十年举人。
    传炬  福州师专化学系毕业,长乐职专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诗炎  定居新加坡,现任福州会馆会长。
    家东  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
    传淡  厦门大学教授。
6.5    宝    桥
    东林村辖自然村。旧属二难乡泉元里,元为五都。东邻大坪,西至坝庵,南毗东林本村,北接西亭。
    清雍正间,先祖由南阳系江田周东房迁人。后克登又迂回江田白刘村。后裔朝用、朝新又自江田迁宝桥。
    学龄童到东林小学就近人学。
6. 6    下    蔡
    大坪村辖自然村。旧属二难乡嵩平里,元为四都三图,傅岩境。东至联社,西至宝桥,南至大坪,北至洋中。
    乾隆年间,南阳裔景炀,自周东房迁入,是为下蔡始祖。咸丰年间有十八户迁往宁德县。陈道美一家光绪年间定居印尼。
    下蔡陈氏支祠建于1998年。
    学龄童就近入学大坪小学。
6.7    下    张
    马厝村辖自然村。旧属二难乡嵩平里,元为四都三图,龙岩境。东至马厝,西至下蔡,南至埔上,北至洋中。
    乾隆年间,南阳裔贞度自林柄房迁来,为下张陈氏始祖。
    学龄童到马厝小学就近人学。
    彦如  甲申马江阵亡。
6.8   下    张
    马厝村辖自然村。旧属二难乡嵩平里,元为四都,龙岩境。北是下张,南靠浦上,西邻大坪,东连马厝。
    始祖大立,于宋景定间由玉田玉井巷先迁下张,后迁上张定居,   
    传史上出进士一名,任浙江奉化县知县。查旧志未见记载。
    学龄童就近入学马厝小学。
6.9    蕉    岭
    吴村村辖自然村。旧属二难乡嵩乎里,元为四都三图,蕉岭境。座落笔架山麓,南是三山,东为吴村,西、北是玉田东渡。
    有洪岗寺落座于村后笔架山麓,创建于明中叶,1982年重建,2000年扩建。大王庙建于清道光年间,1985年重修。蕉岭三山挺秀,笔架耸天,此即罗城十景之一的“三山笔格”。蕉岭烈士纪念亭是长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该纪念亭立于青闸路山麓,建竣于1998年7月。亭中间矗立三烈士纪念碑,正面刻“陈振先、陈亨光、陈清弟三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烈士传略,亭柱镌原省委领导程序题联:  “血染蕉岭山川碧,功垂龙江日月新”。
    1947年5月,三烈士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10月英勇就义于蕉岭。
    始祖所守,陈省季子,天启诸生,自邑东司马里迁来。还有一支,属双江陈由县城迁来。再一支南阳裔汉台,由江田林柄房迁来。又有由大坪南阳周东房迁来。
    蕉岭村学龄童在吴村小学就读。
    吴村陈海官,海军“安庆号”舰轮机手,1949年牺牲。
6.10    洋    中
    顶头村辖自然村。旧属二难乡嵩平里,元为四都三图,芝堂境。东邻马厝村,西毗三山,南接下蔡,北顶头村。境内有虎头山、铁马山,村前有罗城十景之一的“莲墩钟秀”。村后有古松三株,其中一株,树龄达数百年。
    经济以农业为主业。劳力在农闲季节多外出做工。近年多数人家盖了新房。
    陈氏始祖叔通字审亨,约于永乐年间由玉田玉井巷迁洋中,今已传二十一世。又一支子祚裔,民国间从东渡迁洋中,今已历六世。
    陈氏支祠建于清中叶,1982年重建。大王庙建于光绪年间。
    学龄童就学于顶头小学。
    庵    号中山,明正德间任南京定远县知县。为政清廉,不畏权势。有探花之子某,横行乡里,庵将其拘捕严审。某恃父势,咆哮公堂,为之杖毙。庵连夜弃官归,探悉有司追捕,即提前一日过冬节,祭祀后即率家人避马厝曹溪寺。官兵毁其住屋而去。据现存厅堂砖、石尚留捣砸痕迹。至今中山后裔仍沿习提前一日过冬节以为纪念。
    应春  字汝梅,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进士。初授东阳县知县,多惠政。隆庆初擢户部主事,以才干著。出为云南佥事,历广东、广西副使、参政,以平寇功升山东左布政。卒于官,子孙遂寓居山东。父梦达,赠户部主事。应春尝课读于七岩山双涧庵,作有《七岩山记》。
    鸿鼎  济南军区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29年国立复旦大学理学系、土木工程系学士、硕士。一生为国防工程建设连续工作三十七年,晋升正军级。1965年中国科技大会特邀代表,受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1998年卒于福州,享年九十七岁。
    在文  1949年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学士。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局条件财务局处长、副局长。离休后,被聘任中外合资企业中国高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顾问。
    筱雄  空军航空技术装备可靠性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冠华哈尔滨外语学院学士,新华社参编部苏联东欧组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8: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长乐陈氏乡情》----长乐陈氏祖谱(共200万字)

第七辑  鹤  上  篇
7.1    鹤  上  镇
    长乐市辖镇。位于长乐中部,上下长乐、南北乡交汇之区。东与漳港、东南与文武砂、南与古槐、西南与首占、西与吴航、西北与航城、北与潭头、东北与金峰等八个镇接壤。旧属善政乡进贤、逍遥、清平、崇德、仁义、招贤、永胜等里和昌化乡弦歌里。元代地领九都、十都、十三都、十四都。1949年9月属第一区。1951年10月改称第二区,1955年8月改称鹤上区。1958年6月,为鹤上乡,8月成立鹤上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社复设乡,1990年2月乡改镇。区域面积四十八点五平方公里,辖二十二个村,总人口五万九千多人,其中驻有陈姓人口六千五百一十七户二万五千一百二十六人,分布在十三个村。
    鹤上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西北部负山,山地面积一万多亩。中部为开阔的鹤上平原,水乡泽国,河港纵横,农业资源丰富,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瓜、果、蔬、茉莉花和畜、禽、蛋等兼容的农产品主产区。全区耕地面积二万八千二百亩,是著名的长乐\"粮仓\"。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天灾人祸的频繁破坏,即使是\"粮仓\"也难免其害。广阔的鹤上平原,被称作\"觑天洋\"。
    明嘉靖十六年至二十四年(1537—1545)八年间,大旱五次,台风暴雨四次,淫雨、海啸、地震各一次。造成\"连年饥馑,疫疾问作\",\"谷价腾踊,民(属+刂)草根、屑木皮食之,道殣相属\"。清道光十四年饥荒,每挑谷价四千文,又偏遇五月大水,七月海啸,\"咸潮涌起十余丈,壶井棺木漂至北山\",鹤上平原\"一路蛙、(上圭下黾)、蛇、蝎腌死不计其数\",潮退后臭不可闻。十六年又是春夏太早,秋,吐泻大作。直至十七年、十八年还是瘟疫盛行不绝。落后的生产关系桎梏造成广大农村长期停滞不前。民国十七年,觑天洋设有农事试验场。解放后改为鹤上良种场。翻身农民通过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组织形式,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生产稳步上升。半个世纪以来,水稻栽培技术改革、良种推广、农田改造等方面在鹤上以至全县有过数次大的突破。第一次是五十年代,以改制为中心,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实行合理密植,提高复种指数;第二次主要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推广良种为中心,高杆改矮杆,水秧改旱秧,推广卷秧和薄膜育秧;第三次是七十年代后期推广杂交水稻和高产常规良种。1978年以来,实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而日趋合理,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都为改革传统农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
    除了粮食生产以外,鹤上许多乡村的茉莉花种植,花茶窨制和龙眼栽培,同样历史悠久,富有特色。
    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羽绒、纺织两大行业较具规模。除外还有石材开发、饲料加工等。数以百千计的农民改向转机,走上农工商贸综合发展的致富之路。村村通公路、电话、电视,村村建有学堂、礼堂和敬老院。全镇布有初级中学三所、小学十九所,多数村还办幼儿园、托儿所,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莲柄港
    是长乐市天然港、人工港,渠道、隧洞、海堤、拦河坝、水闸、电灌站等综合而成的庞大水利工程。全程从营前港水闸引托闽江水源起,流经航城、鹤上、古槐、漳港、金峰、湖南、文武砂、潭头、文岭等镇的广阔流域,使上下长乐、南北乡一半田地受益。是长乐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是长乐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命脉。
    莲柄港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沿革历史。宋大观间,先人就曾进行过开山凿港的早期尝试,以石坚难凿,三年无成。明、清两朝四度欲继前功,均以未竟而罢役。1925年至1929年招募上海工程队再度勘测施工,才苦凿初成。但规模较小,所设两座抽水厂,每天仅能凭潮汐抽两次水。水量供不应求,往往酿成沿线村庄之间的矛盾纠纷。1931年因海军溉田局苛征水费,欺压百姓,而激起乡民自发反抗。十三乡成立自卫民团,纠集千余农民怒毁溉田局,攻占县城,软禁县长,自推新县长。后因民团内讧和海军陆战队的残酷镇压,反抗斗争归于失败。史称\"十三乡事变\",俗称\"十三乡乱\"。十三乡包括北山、鹤上、云路、洞湖、渡桥、山边、旒峰、演屿、龙峰、壶井、岱岭、沙京、屿头等沿线乡村,其中近半数隶属鹤上乡。这次事变影响很大。至1935年被捣毁的机件始修复。1941年日寇侵长,又遭破坏,1947年至1948年再次修复。由于官僚盘剥,机器破旧,管理不善,到解放前夕,这条长乐的水利命脉几乎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各乡农民清淤扩渠,增拓三十七公里港道,改装机器,新建堤河坝、蓄水闸,安装了渡桥电灌站,1972年3月凿通八百四十多米的东阳山隧道,翌年10月建竣营前港综合桥闸,开设全长二十四公里的跨江输电线路。实现用水季节全天候抽水,实际灌溉面积达一十多万亩,使全市一半水田均得其水利滋润。鹤上镇是莲柄港水利主要受益区,万亩觑天洋再不用觑天种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